拟行路难鲍照拼音其四,拟行路难鲍照其四拼音版

tamoadmin 诗词推荐 2024-10-03 8 0

请你根据鲍照的身世来谈谈《拟行路难》(其四)中的“愁”?

答:南北朝时期,群雄割据,社会动荡。鲍照出身贫寒,他虽然渴望能以自己的才能实现个人价值,却受到社会现实的压制和世俗偏见的阻碍。于是常借诗歌来抒发他建功立业的愿望,表现寒门志士备遭压抑的痛苦,传达出寒士们慷慨不平的呼声,充满了对门阀社会的不满情绪和抗争精神。

这首“泻水置平地”是鲍照《拟行路难》中的第四篇,抒写诗人在门阀制度重压下,深感世路艰难激发起的愤慨不平之情,其思想内容与原题妙合无垠。

诗人以“人生亦有命”的宿命论观点,来解释社会与人生的错位现象,并渴望借此从“行叹复坐愁”的苦闷之中求得解脱。此句(安能行叹复坐愁)运用了互问的写法来宽慰自己。继而又以“酌酒以自宽”来慰藉心态失去的平衡。然而,举杯消愁愁更愁,就连借以倾吐心中悲愤的《行路难》歌声,也因“举杯”如鲠在喉而“断绝”了。这里诗人有意回避了正面诉说自己的悲哀和苦闷,胸中郁积的块垒,已无法借酒浇除,他便着笔于如何从怅惘中求得解脱,在烦忧中获得宽慰。这种口吻和这笔调,愈加透露出作者深沉浓重的愁苦悲愤的情感,造成了一种含蓄不露,蕴藉深厚的艺术效果。

拟行路难鲍照拼音其四,拟行路难鲍照其四拼音版

鲍照拟行路难其四写于何时?

《拟行路难·其四》是南北朝时期诗人鲍照创作的一首乐府诗,是《拟行路难》中的第四首。主要抒发对人生艰难的感慨,表达出身寒门的士人在仕途中的坎坷和痛苦。也有描写游子和思妇之作。大多感情强烈,语言遒劲,辞藻华丽。有五言、七言及杂言句。

拟行路难中起兴句及分析?

《拟行路难(其四)》是鲍照的寄寓悲愤之作。

 诗人用泻水流淌这一现象作为比兴,引出对社会人生的无限感慨。

 通过“酌酒”“吞声”“踯躅”“不敢”等词,足见作者所忧的是些情感琐事。

“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这是本诗的名句,写出了底层人士及千千万万不得志者的内心痛苦。

《拟行路难》中起兴句为

“泻水置平地

各自东西南北流。

人生亦有命,

安能行叹复坐愁?”

分析:

表面上,诗人以常见的自然现象作为起兴,在说人们应该像接受泻地之水一样,接受“人生亦有命”的现实,不必“行叹复坐愁”。实际上,在诗人故作恬淡的语言中蕴含着忿懑不平之气。既然水是依照高下不同的地势流动,那么人的贵贱不是被家世门第决定的吗?因此,诗人声称安于命运,其实是满腔愁苦。

拟行路难其四是诗还是词?

《拟行路难》,第四篇是一首诗歌,这首诗歌起逼陡然入手,描写水系地面四方流淌的现象。

既没有波涛万顷的壮阔场面,也不见澄静如练的优美意境,然而在这既不神奇又不玄妙的自然现象里,作者鲍照却领悟出了与之相似相通的某种人生哲理,作者运用的是以水喻人的比兴手法,表达了世路艰难,愤慨不平之情。

乐府诗。

《拟行路难其四》是南朝宋诗人鲍照创作的乐府诗,全篇构思迂曲婉转,蕴藉深厚,此诗托物寓意,比兴遥深,而又明白晓畅,达到了启人思索、耐人品味的艺术境界。

这首诗托物寓意,比兴遥深,而又明白晓畅,达到了启人思索、耐人品味的艺术境界。从作者的表达情感方式来说,全篇构思迂曲婉转,蕴藉深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