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种说法:那是李白七岁时,父亲要给儿子起个正式的名字。李白的父母亲酷爱读书,他们要培养儿子做个高雅脱俗的人。父亲平时喜欢教孩子看书作诗,在酝酿起名之时,同母亲商量好了,就在庭院散步时考考儿子作诗的能力。
父亲看着春日院落中葱翠树木,似锦繁花,开口吟诗道:“春国送暖百花开,迎春绽金它先来。”母亲接着道:“火烧叶林红霞落”。李白知道父母吟了诗句的前三句,故意留下最后一句,希望自己接续下去。他走到正在盛开的李树花前,稍稍想了一下说:“李花怒放一树白”。
“白”——不正说出了李花的圣洁高雅吗?父亲灵机一动,决定把妙句的头尾“李”“白”二字选作孩子的名字,便为七岁的儿子取名为“李白”。
第二种说法:李阳冰的《草堂集》序中说:“逃归于蜀,复指李树而生伯阳。惊姜之夕,长庚入梦。故生而名白,以太白字之”。范传正的《唐左拾遗翰林学士李公新墓碑》中写道:“公之生也,先府君指天(李)枝以复姓,先夫人梦长庚而告祥,名之与字,咸取所象”。
从以上文献中我们不难看出,李白的姓名是其父回到蜀中给自己恢复了李姓后,为后来出世的李白取的名字,李母梦到太白金星后于是有了身孕,在阵痛难忍中生出李白,李白的名字就是根据这一梦境得来的。
李白故里当地有一个民间传说,李白出生后父母并没有立即为他取名,而是在他满周岁的时候按照民间的习俗进行“抓周”,再为他取名。猜猜看,当时小李白抓到了什么?是的!在众多物件中,小李白直接抓到的是一本诗经。
父亲李客特别高兴,认定儿子长大后一定能在文学上有所造诣,就一心想着要给儿子取个非常好的名字,好配得上即将横空出世的绝世奇才。可是直到李白七岁,还没想好合适的名字。
是年春季,李客与妻儿踏青,随口吟出:春风送暖百花开,迎春绽金它先来”,李白母亲接道:“火烧杏林红霞落”,话音刚落,只见小李白向院中怒放的李树一指,脱口而出:“李花怒放一树白。”
父亲一听,拍手叫好,吾儿果然大有诗才,他越念心里越喜欢,念着念着,忽然心想这句诗的开头一字不正是自家的姓吗?这最后一个白字用得真好,正说出一树李花圣洁如雪。于是,他就给儿子起名叫李白。
另一种说法来自唐代李阳冰的《草堂集序》:“神功之始,逃归于蜀,复指李树而生伯阳。惊姜之夕,长庚入梦。故生而名白,以太白字之。”
范传正的《唐左拾遗翰林学士李公新墓碑》中写到的:“公之生也先府君指天(李)枝以复姓,先夫人梦长庚而告祥,名之与字咸取所象。”文献中指出,是因为李白出生当晚,母亲梦到太白金星下凡,根据梦象取了李白的名字。所以,李白姓李,名白,字太白,号长庚!
那李白的“青莲居士”字号又是怎么来的
“青莲居士”自号又是怎么来的呢?
首先,李白非常喜爱莲花,有不少诗篇吟咏之。如“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若耶溪傍***莲女,笑隔荷花共人语”。李白这些名句,与其说是赞誉他人,不如说是自我写照,他的自号正是反映了他这种高洁雅致的生活情趣。
一生好入名山游,寻仙访道不停歇的李白,早期对佛教也是充满信仰。“青莲”是佛教圣物,居于青、黄、赤、白四色莲花之首;“居士”是不出家的信佛者。故,“青莲居士”者,信佛者李白之自谓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