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
喜雨亭记
宋 · 苏轼
亭以雨名,志喜也。古者有喜,则以名物,示不忘也。周公得禾,以名其书;汉武得鼎,以名其年;叔孙胜敌,以名其子。其喜之大小不齐,其示不忘一也。
予至扶风之明年,始治官舍。为亭于堂之北,而凿池其南,引流种木,以为休息之所。是岁之春,雨麦于岐山之阳,其占为有年。既而弥月不雨,民方以为忧。越三月,乙卯乃雨,甲子又雨,民以为未足。丁卯大雨,三日乃止。官吏相与庆于庭,商贾相与歌于市,农夫相与忭于野,忧者以喜,病者以愈,而吾亭适成。
于是举酒于亭上,以属客而告之,曰:“五日不雨可乎?”曰:“五日不雨则无麦。”“十日不雨可乎?”曰:“十日不雨则无禾。”“无麦无禾,岁且荐饥,狱讼繁兴,而盗贼滋炽。则吾与二三子,虽欲***以乐于此亭,其可得耶?今天不遗斯民,始旱而赐之以雨。使吾与二三子得相与***以乐于此亭者,皆雨之赐也。其又可忘耶?”
既以名亭,又从而歌之,曰:“使天而雨珠,寒者不得以为襦;使天而雨玉,饥者不得以为粟。一雨三日,伊谁之力?民曰太守。太守不有,归之天子。天子曰不然,归之造物。造物不自以为功,归之太空。太空冥冥,不可得而名。吾以名吾亭。”
《喜雨亭记》一文表现了苏轼与民同乐,心系民众的思想感情. 苏轼二十岁进士及第,名噪京师.四年后,参加制科考试,“进策”入选,授大理事,签书凤翔府(今陕西凤翔)判官.嘉祜六年(1061)十一月,苏轼怀着满腔政治热情,离京赴任,从此踏上仕途.苏轼到凤翔的第二年,开始修建官舍,并在公堂北面建造一亭,作为休息之所.可是这年春季久旱不雨,但在亭子建成时,下了一场大雨,官吏百姓欢喜若狂.于是苏轼命名这座亭子为“喜雨亭”.这篇文章就是通过叙述亭子命名原因.

《喜雨亭记》是苏轼于宋仁宗嘉佑七年(1062)在凤翔府任签书判官时所写。他到凤翔职事的第二年春夏之际,久早不雨,庄稼受灾严重,不意老天连降三场雨,于是官吏庆贺、百姓欢跃。此时,官舍旁的亭子正好落成,作者喜极,便邀客于亭上作乐,并用“喜雨”名亭。《喜雨亭记》就是通过对这件事的记叙,抒发作者对农事关心,与民同乐的情怀。虽题为记亭,实则“喜”、“雨”、“亭”三者都记,而尤以“喜”“雨”两字着墨较多,手法灵活,笔态风趣。
文章起笔便突兀而起,开门见山,道明题意:“亭以雨名,志喜也。”仅七个字,“喜”、“雨”、“亭”三者关系便赫然可见,亭子是因为雨而得名,其用意是“志喜”。既简洁明了,又发人深思。亭子为什么要因雨得名?雨与亭子有什么关系?有什么喜可记?互相一连串的问题就会油然而生。接着文章却不直接依势用墨,而是宕开一笔,抬出古人“志喜”的三个例子:周公得到成王赏给他的谷子以后,就用《嘉禾》作为他一篇文章的名字;汉武帝得到宝鼎,就用元鼎作为他的年号;叔孙得臣击败了北狄,获其首领侨如,就把他的儿子改名为侨如。虽然引起喜乐的事情大小不同,但其目的是一致的,即“志不忘也”。从而把文章重点引向对喜乐之事的记叙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