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赏析,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写的是什么景

tamoadmin 诗词欣赏 2024-10-07 5 0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境?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两句,是写诗人坐在船上,举目所见地面上的景色变化.这两句所写,容量很大.有阔大的空间的立体感和漫长时间的行进感.它写诗人从四川乘船,沿着长江,顺流而下,穿过蜿蜒起伏,千姿百态、高耸入云的三峡.来到辽阔的湖北平原,高山峻岭逐渐消失,随着山势的变化,滚滚奔腾而来的长江,也渐渐平静下来,在广阔的原野上,缓缓东流用.一幅气势磅礴的万里长江图诗句也蕴含了诗人喜悦开朗的心情

从炼字角度赏析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出自出自唐代李白的《渡荆门送别》

从炼字角度赏析:作者用一个“随”字把“山”与“野”联结在一起,用“入”字把“江”与“荒”联结在一起。“随”字描绘出山脉的走向与趋势,富有流动感和空间感,仿佛一幅图画在你面前徐徐展开。随着山脉的走向越来越低,最终没入大地,平原也愈加广阔,诗人的视野也更加开阔,而“尽”字则道出了山脉消失,平原呈现时,诗人眼前豁然开朗的喜悦感觉。 “入”字则带着强烈的楔入感,描绘出了长江冲击荒原的力量,也激发着作者的豪情。作者内心的激昂奋进,也随着水流奔向遥远的天际。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赏析,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写的是什么景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大神们帮帮忙?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赏析】诗人从遥远的蜀国乘舟一路来到荆门,开始游历古称楚国的地界。船行至此, 山势将尽,一片平坦广阔的原野延伸至远方,而江水也随着广漠的荒原向前奔流。诗的首联点明了游历的地点,颔联分别借动词“随”和“入”表现了一种开阔高远的境界。根据考证,李白从“五岁诵六甲”至远游荆门,一直生活在四川。 李白写《渡荆门送别》这首诗的时候正是刚刚出蜀,开始壮游祖国万里江山的时候,所以他兴致勃发,诗的意境也显得十分昂扬。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这两句有着电影镜头一样的画面感。随着舟楫徐徐向前,一片广袤的原野铺展在眼前,一江壮阔的流水奔腾倾泻而下,江水虽然是流动的,但山之拟人化的相“随”其实是来自于舟行的体验。杜甫的“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与这两句诗有异曲同工之妙,只不过杜诗磅礴雄健,而李诗空灵飘逸,各有千秋。 明月倒映在水中宛如飞落而下的明镜,云霞丛生仿佛瑰玮的海市蜃楼。这一句作者以水中月明如镜反衬江水的平静,以空中云霞的变换烘托出天空的高远,江岸的辽阔。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初次离家远游内心对家乡的眷恋自不待言,但诗人不说自己对家乡的依依不舍,反而落笔在家乡流水对自己的情谊上,但这样的表现手法却更加打动人心,也获得了不一样的艺术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