鹦鹉来过吴江水下一句,鹦鹉来过吴江水下一句是什么

tamoadmin 诗词欣赏 2024-10-15 7 0

淡淡桃花香 李白?

《鹦鹉洲》李白•唐

鹦鹉来过吴江水,江上洲传鹦鹉名。

鹦鹉西飞陇山去,芳洲之树何青青。

鹦鹉来过吴江水下一句,鹦鹉来过吴江水下一句是什么

烟开兰叶香风暖,岸夹桃花锦浪生。

迁客此时徒极目,长洲孤月向谁明。

《访戴天⼭道⼟不遇》李白•唐

⽝吠⽔声中,桃花带露浓。

树深时⻅⿅,溪午不闻钟。

野⽵分⻘霭,⻜泉挂碧峰。

⽆⼈知所去,愁倚两三松。

黄鹤楼哪里写的好崔颢?

有一次,李白登上黄鹤楼,面对浩浩荡荡的长江,极目远眺之后,正欲赋诗一首,却突然看见黄鹤楼的柱子上题刻着一首诗,李白吟读之后,不禁感叹:“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正是因为李白这一声惊叹,引出了一位盛唐诗人崔颢,以及崔颢所写的《黄鹤楼》一诗。

原来,李白看到的这首诗正是大诗人崔颢的所作,他被这诗中的气象深深震撼。李白觉得崔颢的诗太好了,既然已经有这么好的赞咏黄鹤楼的诗了,自己也就没有必要再写了。

李白爱极了崔颢的这首诗,以至于后来李白在两首诗中都用了崔颢《黄鹤楼》一诗的格调,在《鹦鹉洲》中,李白写道:“鹦鹉东过吴江水,江上洲传鹦鹉名。鹦鹉西飞陇山去,芳洲之树何青青。”

在《登金陵凤凰台》一诗中,李白写道:“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很明显,李白这两首诗都有崔颢《黄鹤楼》诗的影子,甚至格调都如出一辙。

李白与他在黄鹤楼的诗篇代代相传,他和黄鹤楼的故事让人们津津乐道。但人们更愿意相信李白登上黄鹤楼时说的“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人们也更愿意相信崔颢的这首诗在众多赞咏黄鹤楼的诗篇中是出类拔萃的。

崔颢这首唐诗富有盛唐的气息。无论是辞藻的运用,还是情感的抒发,还是境界的阔达,无一不带有盛唐独有的气象。这首诗的精妙之处,就在于既描写了黄鹤楼的壮阔景象,又寄托了深深的愁绪。

诗歌的前两联,运用了三个“黄鹤”,把美丽的神话传说和今天的名胜古迹完美的融合到了一起。黄鹤楼以黄鹤为名,但是在这里更多的是表达诗人心中吊古怀乡的惆怅之情。昔人已乘黄鹤去,黄鹤一去不复返。此时映照在诗人心中的只有那一幢空荡荡的黄鹤楼,还有天边的白云千载空悠悠。

一首好诗不能虎头蛇尾。《黄鹤楼》的最后两句,“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既是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写得也是非常妙。

总而言之,《黄鹤楼》前六句主要是怀古,也顺便写一写当下的风景。前六句所展现的时间、空间,都极为辽阔,让人读了心胸为之开阔。而最后一句,诗人心情突然低落,转入到思乡情绪之中。虽然低落,但又不凄凉。最后一句说“烟波江上使人愁”,境界仍然是非常开阔的。

这就是一首典型的带有盛唐气象的诗。诗人想家是真想,但不会凄凄惨惨地哭鼻子,而是自然而然流下一滴坚强的眼泪。

此诗艺术技巧出神入化,情感富有感染力,是不是第一无所谓,但绝对是唐诗中的不朽名篇。

崔颢是穿越的吗,还凭着后世记忆抢先写了李白的《登黄鹤楼》?

登黄鹤楼唐代: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李白有一次游玩武昌,登上了黄鹤楼。李白到哪里游玩,按照惯例都是要留诗的。这一次他却空手而归,他解释说‘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可见李白真的被崔颢这首诗给震撼了,能被诗仙李白羡慕的诗人,估计也就他了,这首诗历来备受推崇。

先看看这首诗,如果严格按照七律诗来要求它,可以说有点不太合格。有律诗忌讳的重字,句子有出律,对仗也不工整。好在李白是古风粉,不在意这些,只要意境好,他就喜欢。要是杜甫老人家估计就看不上了。所以看一首诗的好坏,意境是最重要的。

这首诗几乎通篇写景,以愁结尾。我有一次也是傍晚登上了黄鹤楼,看着夕阳奔流的江水,江面上缭起淡淡的薄烟,这种宏大的场面,衬托出内心小小的波动,只有看了才会明白。所以说李白羡慕他不是吹捧,真的是发自内心。李白还模仿这诗写过两首。

《鹦鹉洲》

鹦鹉来过 吴江水,江上洲传鹦鹉名。

鹦鹉西飞 陇山去,芳洲之树何青青。

烟开兰叶香风暖,岸夹桃花锦浪生。

迁客此时徒极目,长洲孤月向谁明。

《登金陵 凤凰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