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的花非花翻译,白居易的花非花的译文

tamoadmin 诗词解读 2024-10-16 5 0

白居易“花非花,雾非雾”这首诗到底隐喻的是什么?

白居易——《花非花》,全诗如下:

花非花,雾非雾。

夜半来,天明去。

白居易的花非花翻译,白居易的花非花的译文

来如春梦几多时?

去似朝云无觅处。

字面的意思很简单:这是花吗?不是花。这是雾吗?不是雾。半夜而来,天亮就离去。来时就如一场春梦,美好只是短暂。离去的时候就像清晨消散的云彩,无处可寻。

百度百科说这首诗讲的是,诗人对人生如梦幻泡影,如雾亦如电的感慨,是一种对于生活中存在过、而又消逝了的美好的人与物的追念、惋惜之情。只是通过上面字面的解释,大概很多人都不能体会到这种感觉吧,比如小编本人。

有一种说法是此诗其实在描述男女情事。“花非花,雾非雾”是对官妓的描述,她们是花,美丽,鲜活,但她们又不是真的花。她们是“婺”,但她们又不是真的雾(“雾”是双关。借“雾”为“婺”。“婺女”即女宿星。因官妓为女性,上应女宿)。她们总是踏着一路星辉而来,天亮便离去。和她们在一起的时光很美好,也很短暂,离去之后便无处可寻踪迹。

听完这样的说法,在自己的内心里升华升华这种感觉,我差不多体会到了百度百科所讲的感觉,所以比较认同这种看法,你呢?

白居易的《花非花》,在《白氏长庆集》一书中编在《真娘墓》、《长恨歌》、《琵琶行》和《简简吟》之后。全诗如下:

花非花,雾非雾。 夜半来,天明去。 来如春梦几多时? 去似朝云无觅处。

白居易的诗歌在美学上呈现两个极端,一是反映民间疾苦的讽喻之作,一是反映个人情感的***之作。唐宣宗李忱在《吊白居易》一诗中写道: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而《简简吟》中更有“大都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之句,著名的词语“素口蛮腰”也是源自白居易的两个小侍妾樊素和小蛮,等等,他丰富多彩的感情生活中有据可查的女人达两位数之多,苏东坡评价“元轻白俗”并非空穴来风。

大致了解白居易这个人的秉性风格,再来看这首诗,从字面意思来说,似乎是对通过对花与雾易逝特点的吟咏,表达着人生如梦的一种怅惘,似乎与曹操的“譬若朝露去日苦多”的感慨如出一辙。但从这首诗编在《简简吟》之后来推测,绝非如此简单,在自况背后隐含着一种对某位与自己有着千丝万缕关系的女子(有人说是官妓)香消玉殒的一种凭吊之情。

首句“花非花,雾非雾”。其实隐含着一种呼之欲出的点题之意,表明此诗并非仅仅吟花咏雾之作,通过两个看上去不合逻辑充满禅意的否定句式,赋予了一种很空灵玄妙的感觉,拓宽了全诗的想象空间,犹如独孤九剑中的第一招“总决式”,起到了很好的开局作用,气象万千随之而来。

次句“ 夜半来,天明去”。直接承接首句而来,通过对这两种物象特点的概况,曲径通幽地表明了自己与某位女子的已逝的短暂情感,有一种惊鸿一瞥的即逝感,那“金风玉露一相逢”的短暂欢愉宛如昨日,但却永远不会昨日重现,反反复复握不住一粒砂,只能随风而逝。烟花易冷,人事易分,莫不如此。

最后一句“ 来如春梦几多时? 去似朝云无觅处”。更是将主题近乎直接地点明,特别是用“春梦”和“朝云”两词比喻花和雾的逝去,从修辞格的角度看很突兀,但从更隐秘之处提及的乃是男人与女人之间幽会的那种意境,看似含蓄,实则直白,挑明了全诗的主旨,其实就是男女之间的那种情感,与《简简吟》中“大都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对照来看更是一目了然。

大道至简。全诗只见喻体不见喻本,实写具象虚写意象,散而不乱,匠心独具,行文跳跃但又紧紧围绕主题展开,模糊又清晰,朦胧又明了,在艺术表达上具有独特的隽永韵味,举重若轻,一气呵成,自成一格,耐人寻味,余韵悠远。

最是人间留住,朱颜辞镜花辞树。"花非花"中也许有对美人怀念、对人生的感慨,或许还有一丝遗憾,一点不甘,正是对在生命中的那些美好来过又去了的怀念和惋惜,正是"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吧。

一、叹隙中驹,石中火,梦中身

从文行出处看,"花非花"一首出现在《白氏长庆集》的"感伤"部,主要是写悲欢离合的诗,比如思念之情,因景物触景生情,来抒发自己的感受。紧邻"花非花"的是《真娘墓》和《简简吟》,这两首都是悼亡诗,一为"霜摧桃李风折莲,真娘死时犹少年",另一个是"二月繁霜杀桃李,明年欲嫁今年死",都是为两位薄命的红颜惋惜。这三首诗属于同部并且倾向相近,可以推知"花非花"与前两首都表现一种对美好的事物易逝、难留的伤感和怀念。

曾经拥有过的美好转瞬即逝,不能长留身边,但对于重情的白居易来说,却是永留心间,美好不会随着时间流逝而褪色,反倒是历久弥新。在符离期间,少年白居易喜欢上了比自己小四岁的邻家女孩湘灵,写下"聘婷十五胜神仙,白日嫦娥旱地莲"来赞美心爱的女子,在分别后以《寄湘灵》"遥知别后西楼上,应凭栏杆独自愁"寄托思念,后来因为母亲看中门户欲求娶湘灵而不得,青梅竹马的一对璧人终究河汉矣。有如陆游与唐婉沈园别后四十年,陆游回想起唐婉来也是深情款款、暗自神伤,以词明志"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同是重情的人,白居易的往后余生想必也是念念不忘湘灵的。

有神伤的初恋,也有常伴左右的人离开,在白居易七十岁时,陪伴了他很久的樊素和小蛮还是走了,传为美谈的"樱桃樊素口,杨柳小蛮腰"以"客散筵空掩独扉"收场。这是"花非花"中女性的"花开花谢花非花",有对美好的女子远去的身影的追忆。

中年以后的坎坷经历,也为"花非花"的迷离增添了新的注脚。在白居易不惑之年,母亲去世,不久心爱的女儿金銮子也因病去世,官场亦是阻遏,宰相武元衡上朝路上被刺杀,因刚正直谏,被贬为江州司马,并写下《琵琶行》来表达悲戚。这一系列***虽说没有让他彻底消沉,但对他的打击是不小的,这也直接或者间接的促使他的思想发生转变。

二、 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

在求之不得,挽留不住的情况下,白居易在江州任上,在庐山香炉峰下的东林寺边上筑了草堂,修习佛法,开始"吏隐"的生活。逐渐向佛家靠拢,这为"花非花"的禅意注入做了准备。在《心经》中有一句话广为人知"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是说物质世界是真真实实人能看到的,但是它是因缘和合而成的,不会永远存在,笔者认为这一点和道家的超脱、最后达到精神的飞升有相通之处。再看向这首诗"花非花,雾非雾",我们不妨这样理解,"花"和"雾"只是一个名称,一个具有抽象概念,具有指代意义的名称,"春梦""朝云"都是美好而易逝的事物,就像黄昏盛开,翌朝凋谢的夕颜。而这美好的事物也是"夜半来,天明去",来去匆匆,动止无影,这也是它的魅力所在--留下无尽的余味。

在建草堂之后,白居易闲适,感伤的诗也增多了,这也意味着他从达则兼济天下的阶段向穷则独善其身的转变,这不是说白居易放弃了兼济天下,而是在没有能力兼顾大家时,思想上的向内转--关注自身的感情更多了,开始知足、齐物、逍遥、解脱。亲朋故去,自己也渐渐老去,当初的那颗***昂扬的人生理想,那颗炙热的赤子之心,都渐渐被岁月消磨,已经不是当初摸样了,白居易回归佛道来平复内心,以淡淡梵音浇注于"花非花"之中。

花非花,雾非雾,

夜半来,天明去。

来如春梦几多时?

去似朝云无觅处。

似花还似非花,似雾还似非雾。人生有时就是这样。

一场落花雨,一场庄生晓梦的幻影。飞絮游丝何处寻,一段镜花水月的剪影。依稀三月春花渐次醒,依稀佳人倚楼听风雨,依稀陌上花开盼卿归。断肠声里,流光容易,往事成追忆。

纵是已成追忆,柳暗花明以后,又是一片春天的田野,吐露着希望和晨曦。


整首诗都是在形容诗人复杂的的心理,寓意深刻,巧妙运用了太多隐喻的句子,使这首诗读起来更加完美,感触心灵的颤动浮想连篇。我认为它隐喻的含义是,心上心中的某个人如花又似雾。飘忽不定捉摸不透,说远离又若隐若现,担心只怕好梦不相连,躲不过两个字无缘。

花非花,雾非雾。

天明来,夜半去。

来时春梦几多时。

去似朝云无觅处。

白居易的《花非花》你是如何理解的?

白居易《花非花》你是如何理解的?

(原创)乐天先生的诗向以通俗易懂,明白如话而著称,千百年来受到读者的热爱而称赞。据传,他写好诗后,先读给老妪听,如果听不懂,就拿回去修改,一直到老妪听懂后方可定稿。这是他诗歌创作的一大特色,也是他的诗因此而流传千古的原因之一吧!

可是这首《花非花》,或许不会读给老妪听的吧,如果也读给老妪听后,再拿回去修改,便失去了写这首诗的写作目的了。

我们来看原诗:

花非花,雾非雾,

夜半来,天明去。

来如春梦几多时,

去是朝云无觅处。

我们再看乐天先生的同类诗巜寒闺夜》:

夜半衾裯冷,

花非花,雾非雾。

夜半来,天明去。

来如春梦几多时?

去似朝云无觅处。

白居易的这首花非花如何解读欣赏呢?这首诗看上去给人感觉好像有些看透现实却又无可奈何,但仔细品味下来发现当中隐藏很多意思;也可能是因为当时诗人内心有所感悟,觉得人的一生是如此短暂,人生如梦。

花非花的意境赏析

诗名花非花,首先就给人一种难以琢磨、似而非是的感觉。苏东坡似曾写出'了“似花还似非花”,讲的是柳絮,白居易的诗所咏何物却不得而知。不过,从“夜半来,天明去”的描述,可以猜得到以花与雾来比喻,在于讲述所咏之物的美妙或许极其短暂易逝,或者难以把握住。

“夜半来,天明去”,这是在讲述半夜三更时发生的事情,是睡梦中发生了什么吗?不过从下句“来如春梦”四字,那么肯定不会是梦中的事情了吗?“梦”在这里也只是一个比喻吗?

“夜半来”就是春梦吧?春梦虽妙不可言、如痴如醉却太过短暂。记得有人曾写过“春梦了无痕”,有些相似吧。或许是白居易在梦中和心怡的女神去巫山云雨相会,这肯定是不能明言的。

再来引出一问:“来如春梦几多时?” 惋惜美好的时光过得太快了。天亮有时可以看到美丽、壮观的朝霞,云霞虽美仑美幻却不会停留太久的时间;于是便有了下一句感叹:“去似朝云无觅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