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迹板桥霜,人迹板桥霜上一句

tamoadmin 诗词解读 2024-10-17 1 0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这两句诗妙在何处?

词与诗的区别有一点是词的描写一般更细腻一些。”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两句就体现了这个特点,十字写六物,在高度浓缩的同时,呈现出细节,如鸡声,月,人迹,霜。两句十字中有时间,有地点,有声音,有画面,有情感,还有全用名词的高深技巧。确实不失为天下名句。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温庭筠把几个名词排列连缀而来,舍弃一切语法关系,十字写六件事物,全用名词,罗列出视觉及听觉等意象,创造了一幅清冷、辛劳的踏霜早行图,因而寂静之下的羁愁旅思历历在目。

一个"月"字,一个"霜"字。起到了画龙点晴之用。先说月字,鸡声茅店月,鸡声,就是说鸡叫时,三更到五更时,正是人睡的香的时侯,鸡叫了,人醒了,草屋外月光洒落地上映入眼帘,一种特别的色彩,幽幽的但确不很明亮。让人有种说不出的感觉。再说,人迹板桥霜。月光照射下的桥面有种象下过霜的感觉。

人迹板桥霜,人迹板桥霜上一句

鸡鸣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出自温庭筠的《商山早行》。

温庭筠是唐朝诗人,后来的花间词派奉其为鼻祖。该词派善写男女之情,宴乐之事。

此诗句给我们描绘出两幅图画。五更鸡鸣报晓,月悬西天;行人早起,踏着晨霜前行。有动有静,可闻鸡鸣可看悬月,踏霜的足迹依稀可见,只是人影不见,让人读来不禁浮想联翩,击节慨叹!

郑板桥的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的全诗?

首先,这并不是郑板桥的诗,而是唐代温庭筠的。原诗是: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唐·温庭筠《商山早行》(妙句之妙)李延祜写法奇特,全是名词排列,但却前后有机有序。

一声两声鸡唱,衬托着村店的寂静,唤醒了茅屋小店的行人,抬头望天,残月斜挂。

惨白的月光下,小村茅店,阴影参差,一片朦胧,他人仍在安睡,行人却已登程,匆匆上路,板桥结霜,留下人迹。

早行更有早行人,难免生出同是天下沦落人的感慨。

见人迹而不见人影,无人结伴,秋寒袭人中,只好踽踽独行。这就是两句诗创造的意境,黎明秋色,萧索凄清,不见一个情字,却充满了行人辛苦凄楚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