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含有角声的诗句有:
1.秋到边城角声哀,烽火照高台。
出自宋代陆游的《秋波媚·七月十六日晚登高兴亭望长安南山》
2.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出自唐代杜甫的《阁夜》
3.角声吹彻小梅花。夜长人忆家。
出自宋代赵长卿的《阮郎归·客中见梅》
出自唐朝诗人李贺的《雁门太守行》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一般说来,写悲壮惨烈的战斗场面不宜使用表现浓艳色彩的词语,而李贺这首诗几乎句句都有鲜明的色彩,其中如金色、胭脂色和紫红色,非但鲜明,而且浓艳,它们和黑色、秋色、玉白色等等交织在一起,构成色彩斑斓的画面。“角声满天”,勾画出战争的规模。
敌军依仗人多势众,鼓噪而前,步步紧逼。
守军并不因势孤力弱而怯阵,在号角声的鼓舞下,他们士气高昂,奋力反击。
战斗从白昼持续到黄昏。诗人没有直接描写车毂交错、短兵相接的激烈场面,只对双方收兵后战场上的景象作了粗略的然而极富表现力的点染:鏖战从白天进行到夜晚,晚霞映照着战场,那大块大块的胭脂般鲜红的血迹,透过夜雾凝结在大地上呈现出一片紫色。
这种黯然凝重的氛围,衬托出战地的悲壮场面,暗示攻守双方都有大量伤亡,守城将士依然处于不利的地位,为下面写友军的援救作了必要的铺垫。
渔家傲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
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译文:
陆游应爱国将领王炎之邀,从军南郑,是其一生最为意气风发的时代。南郑是当时抗金前线。高兴亭在南郑内城西北,正对南山(即终南山)。山那边的汉唐古都长安,当时沦陷在金人手中。
阴历七月十六日傍晚,角声吹过,平安火放过,词人一行登上高兴亭,凭高酹酒,慷慨悲歌,壮情激烈。宾主意气相投,河山收复有望,词人无比高兴。“此兴”的“兴”字,兼切亭名。
少焉,月出于南山之上,徘徊于参井之间。它是如此明亮,如此多情,暮云为之一扫。它仿佛在向英雄示意:灞枯烟柳,曲江池馆,一切长安风物,都在深情盼望王师的到来。
词中运用丰富的相像和拟人化手法,洋溢着浪漫主义的谊情壮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