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辅政周王,为了治理国家求贤若渴,据说吃饭时候,饭还在嘴里听说有人来求见,就把饭吐了不吃立刻见来人,洗头发时候,头发还没干,就见求见的人,但是感觉有点收买人心,来见的未必是人才,
周公原名姬旦,周文王姬昌第四子,周武王姬发之弟,曾经两次辅佐武王伐纣,因其封地在周,爵位是上公爵,所以历史称其为周公。
文王在世之时,周公十分忠厚仁爱孝顺,到武王即位之时也是一直协助姬发处理事物,在灭商之后第二年武王去世,成王年幼,周公不得已登位处理国政,有人便造谣说周公想要对成王不利,想要自己做皇帝。然后周公就对太公望(也就是姜子牙)还有召公说,武王早逝,成王年幼,只是为了完成稳定周朝之大业,我才这样做。
当时西周初立,天下还是十分不稳地,周公和召公决定分陕而治,这个陕便是陕原,在今河南陕县,周公负责管理陕之东,集中精力对付殷商遗民管理新得领土。而召公负责管理陕之西(这便是陕西名字最早的来源了),发展黄河中游的农业,稳固西周的后方。
所以周公对于西周乃至天下的功劳是有目共睹的,在西周初年灭掉反叛的奄国(在今天山东曲阜)之后,自己长子伯禽被分封到了此地,建立鲁国。伯禽临行前周公对他说,我是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在全天下人中我的地位不算低了。但我却洗一次头要三次握起头发,吃一顿饭三次吐出正在咀嚼的食物,起来接待贤士,这样还怕失掉天下贤人。你到鲁国之后,千万不要因有国土而骄慢于人。周公礼贤之心若此,吃饭也经常吐掉咀嚼的食物去迎客。也正是这样周公最终才得到了天下人的敬佩之心,也对西周的安定起了极大的作用。
周公奠定了西周的基本制度,制作礼乐传世,而孔子认为春秋之乱便是礼乐崩坏,一直寻求重建礼乐礼制的办法,也一直希望有人能如同周公一般使得天下归心。孔子对于周公的推崇是无以复加的,乃至儒家对于圣人之定位便是以周公为标准的,乃至对周公的行为做出了细化,比如忠孝仁义礼智信,比如如何对待兄弟,如何对待子侄后辈,而他也相当于一个楷模,在潜移默化之中影响着中国。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这句话出自曹操的《短歌行》,说的是周公旦辅佐周成王的故事。
西周初期,周武王伐纣成功以后天下并没有完全归于周家,周武王一直担心商纣的残余势力会威胁自己的江山,但周武王最终没能解决这个心结而去世了,皇位传给了自己的儿子周成王。当时周成王还年幼,周公旦作为成王的叔叔,武王的弟弟,承担起了辅佐成王的重任。
据《史记·鲁周公世家》记载:“周公戒伯禽曰:‘我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我於天亦不贱矣。然我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子之鲁,慎无以国骄人。’”
周公旦在辅佐成王的时候尽心尽责,为了招纳天下的贤才,他吃饭的时候只要有贤人来求见,马上就把饭吐回碗里,放下碗去接见贤人,吃一次饭都要停三次;洗头的时候有贤人来见也要停下来去接见,洗一次头要停三次。这个故事说的是周公旦求贤若渴,对天下贤士都以礼相待。曹操这样评价周公,他自己也确实做到了如此。《三国演义》中有一个镜头是曹操接见许攸的时候赤脚相迎,也体现了曹操对贤人的渴望和尊重。
周公旦***周成王成就了西周的强盛,平定诸侯叛乱,营造洛邑作为周国的“备用国都”,为东周四百多年的基业提前做了准备。“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说的是周公对贤才的态度,也反映了周公为周家皇朝鞠躬尽瘁的付出。
周公吐哺的来历
据《韩诗外传》记载:“成王封伯禽(周公之子)于鲁,周公诫之曰:‘往矣!子其无以鲁国骄士。吾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也,又相天下,吾于天下,亦不轻矣。然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
周公为了招览天下贤才,接待求见之人,一次沐浴要多次握着头发,一餐饭要多次吐出口中食物来,后遂用“周公吐哺、一沐三握、一饭三吐”等表示求贤若渴、礼贤下士,为招纳人才而操心忙碌。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曹操不仅是著名的军事家,还是政治家跟文学家,他在赤壁之战前写了两首《短歌行》,表达了他求贤如渴的思想和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短歌行.其一》最后两句为: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曹操迎天子于许都,然后以天子的名义征战四方,平定了国内不少封疆大吏。破黄巾、击袁术、战刘表、破袁绍,破辽东,击乌桓,基本上统一了北方大地。曹操的功劳大,所以得到的特权也多,他有剑履上殿、入朝不趋、赞拜不名的特权,且先被封为魏公,后被封为魏王。东汉一朝没有异姓王,而曹操被封为魏王,足见其功劳之大,权势之重。
曹操功劳大,权势重,这引起了皇帝党的不满,汉献帝曾下衣带诏号召忠义之士起兵擒杀曹操。刘备更是将曹操称为“名为汉相,实为汉贼”,汉中之战时刘备打出的旗号就是“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作为汉朝功勋的曹操被天下人称为“汉贼”,故他写诗述志,表达自己不过想做周公,统一天下后再还政汉室。
周公是西周的开国功臣,在周武王死后而周成王年幼之时,由周公摄政。周公平定三监之乱后,又与姜尚联合发动东征,击灭商朝残余势力,扩大周王室领地,可以说没有周公就没有西周王朝。周公善待贤人,忠心于周成王,在周成王生病之时,他向神灵祈祷折他阳寿以愈成王之体。
《史记.鲁周公世家》中记载道:周公戒伯禽曰“我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我于天下亦不贱矣。然我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周公训戒儿子伯禽说:我是文王的儿子,武王的弟弟,成王的叔父,身份尊贵而不低贱,然而我泡澡三次停下,吃饭三次停下,就是为了接待贤士,就这样也还失去天下贤人的心。
曹操为了表明自己不是汉贼,只是想做周公旦一样的圣人,故他写了两首《短歌行》,一篇《述志令》来表达自己的政治立场。在《述志令》中曹操写道:设使国家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事实表明曹***后,三国就鼎立了,曹丕、刘备、孙权纷纷称帝,曹操在时刘备只是称王,孙权称侯。可见曹操对于想裂土称王的枭雄最有威慑力,因为谁敢称王,曹操就会讨伐谁!
曹操在《述志令》中写他的志向是:意遂更欲为国家讨贼立功,欲望封侯作征西将军,然后题墓道言"汉故征西将军曹侯之墓"。也就是说曹操的志向是为国立功,以军功得以封侯。只不过时势造英雄,最终曹操的爵位是王爵,比侯爵高了***,且死后还被儿子追认为皇帝。终曹操之世,曹操没有篡汉自立,足以表明他的志向!
曹操为什么不还政汉献帝呢?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汉献帝能力差,如果汉献帝有汉武帝或汉光武帝的能力,曹操一定会还政的;二是,曹操还政后,必然会被政敌害死,曹***不足惜,但是他死后国家就会陷入更大的内战之中,这是他不愿意看到的。曹操在《述志令》中列举了蒙恬的事例,蒙恬交权给秦二世了,结果蒙恬身死,秦国陷入大乱,三年就被推翻了。曹操每次读到乐毅、蒙恬的历史时,就忍不住怆然流涕,他在悲伤英雄末路,国家将倾!
《述志令》胡亥之杀蒙恬也,恬曰:"自吾先人及至子孙,积信于秦三世矣;今臣将兵三十余万,其势足以背叛,然自知必死而守义者,不敢辱先人之教以忘先王也。"孤每读此二人书,未尝不怆然流涕也。孤祖、父以至孤身,皆当亲重之任,可谓见信者矣,以及子桓兄弟,过于三世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