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与“然(燃)”都带有红色的意思。这两句讲的是杜鹃花之鲜红艳丽,红似火燃。杜鹃花又名映山红,春季开放,多为红色。与李白《宣城见杜鹃花》:“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还见杜鹃花。”并皆为写杜鹃的千古名句。
断崖几树深如血,
照水晴花暖欲然。
二句诗出宋朝僧人择璘的《咏杜鹃花》一诗。原诗录如下:
蚕老麦黄三月天,
青山处处有啼娟。
断崖几树深如血,
照水晴花暖欲然。
三叹鹤林成梦寐,
前生阆苑觅神仙。
小山拄颐愁无奈,
断崖山崖边上的几棵树,在早春里,如杨树,就绽放出花穗,由碣石色到暗红到深红,和血色样一般,在山崖之上是那么的耀眼。给诗人一遍惊喜。晴花除去了冬日的阴霾,开在暖阳里,花枝浙渐明快起,花色由浅红到更红,成片的花树照曜在水面,遍遍燃起。也燃起了诗人明亮的眼晴,燃起了诗人愉快的心境,随口吟出了这绝美的春色。
很高兴回答题主问题,“断崖几树深如血,照水晴花暖欲然”出自宋代诗人择璘写的《咏杜鹃花》这首诗,如诗的题目,整首诗都是在描写杜鹃花,赞美杜鹃花的美好。在悬崖边上盛开着红色鲜艳的杜鹃花,悬崖下面刚好也有湖水,杜鹃花倒影在水上。
《咏杜鹃花》 [宋] 择璘
蚕老麦黄三月天,青山处处有啼鹃。
断崖几树深如血,照水晴花暖欲然。
三叹鹤林成梦寐,前生阆苑觅神仙。
小山拄颐愁无奈,又怕声声聒夜眠。
“断崖几树深如血,照水晴花暖欲然”对仗工整,***用了比喻的手法描写杜鹃花,把杜鹃花的颜色比喻成血一样鲜红,在晴天里倒影在水中就像是要燃烧的火一样,同时***用了夸张的描写手法,极言杜鹃花之鲜红艳丽,红似火燃。
至于是否会有这样的效果呢?需要对杜鹃花进行了解:杜鹃花有个别名叫映山红,从别名中很容易了解到杜鹃花颜色就是红色,花种类繁多,花色绚丽,花和叶都很美。关于杜鹃花还有一个传说:杜鹃花的颜色是由于一种鸟吐血在花瓣上而染成的。
杜鹃花颜色除了红色系列,还有紫色系、***系、白色系、复色系及其他等系列。又可以按照开花的时期分类为:分春鹃、春夏鹃、夏鹃和西鹃。春天开花的品种称为春鹃,春鹃又分为大叶大花和小叶小花两种;6月开花的称为夏鹃;介于春鹃和夏鹃花期之间的称为春夏鹃;而将从西方传入的单独列为一类称为西洋鹃,简称西鹃。
由此可见,“断崖几树深如血,照水晴花暖欲然”描写红色鲜艳的杜鹃花就好像火燃烧一样,是非常符合花的颜色以及意境的。从“照水”中得知,倒影到水中,在水中的波浪形成动态的效果下,看到倒影就像燃烧的火一样。不仅描写恰当,而且把动态的画面呈现到读者面前,语言虽简洁,意境却非凡,描写得非常好。
语留人是我,留语甚是妥。
人留语亦留,答题从不躲。
这是描写杜鹃花的名句,全诗会背的人并不多,可此句可谓家喻户晓,出自《咏杜鹃花》。结合整诗简单赏析一下。
整诗相对来说通俗易懂,挑选几个重点先具体解释一下。
蚕老就是指蚕吐丝成茧,麦黄一般是指麦子熟了。
不过我农业知识确实匮乏,蚕品种也很多,可能在宋代,作者所在地,农历三月正好是蚕大量结茧的时候。
而麦子,我确实不知道有没有农历三月就成熟的,冬麦貌似也没有这么早成熟的吧,主要我也确实没有查询到此诗的写作背景,不知具体是哪里,但应该是稍偏南方。
当然,也有可能是麦子泛黄啊,也不好说,不过均不妨碍理解整诗,如果您熟识农业生产,还请指正。
诗人只是通过常见景物描写,反映时令特点,强调这是农历三月。而且也有与杜鹃花作对比的用意,麦子熟了、蚕也成茧了,而杜鹃正是刚刚盛开的时候,正是朝阳之时。
“光棍打醋,你在哪住?我在房后。吃的什么?吃的牛肉。给我点吧?我还不够。”
关于杜鹃花绝句诗有:
1、《宣城见杜鹃花》李白 〔唐代〕
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还见杜鹃花。
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
2《杜鹃花漫兴》张献翼 〔明代〕
花花叶叶正含芳,丽景朝朝夜夜长。
何事江南春去尽,子规声里驻年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