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没有专题写过黄鹤楼,只是送孟浩然的时候提到过黄鹤楼,《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游览黄鹤楼的时候,看到崔颢写的《黄鹤楼》,李白在心中默默吟咏,感叹:“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
李白一生恃才傲物,但是唯独对崔颢这首《黄鹤楼》,是发自内心的喜欢,甚至愿意破例搁笔,不在此处题诗。于是,后人在黄鹤楼东侧修建了一个亭子,取名为“李白搁笔亭”。
在。
《黄鹤楼》是唐代诗人崔颢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 崔颢(hào)(704—754),汴州(今河南开封市)人,唐代诗人。唐玄宗***十一年(公元723年)进士,官至太仆寺丞,天宝中为司勋员外郎。 最为人称道的是他那首《黄鹤楼》,据说李白为之搁笔,曾有“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的赞叹。《全唐诗》收录诗四十二首。 他秉性耿直,才思敏捷,其作品激昂豪放,气势宏伟,以才名著称,好饮酒和***,与女性的***故事常为时论所薄。
早年为诗,情志浮艳。
后来游览山川,经历边塞,精神视野大开,风格一变而为雄浑自然。《黄鹤楼》一诗,据说李白为之搁笔,曾有“眼前好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的赞叹。
还在
走进武汉黄鹤楼公园,迎面可见一块巨大的石壁上,有着“壮观”两个大字,据说是诗仙李白的真迹。
石刻下面落款为“太白”,更为奇特的是,“壮观”的壮字,还多了一个点。
据导游介绍,李白对黄鹤楼情有独钟,写了不少关于黄鹤楼的诗作。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这首《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就是其中之一。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唐代诗人崔颢的《黄鹤楼》更为人称道。
据说李白读了崔颢的《黄鹤楼》大为赞叹,于是放弃写诗的念头,大笔一挥题写了“壮观”二字。
州城西南隅,有黄鹤楼者。《图经》云:“费祎登仙,尝驾黄鹤返憩于此,遂以名楼。”事列《神仙》之传,迹存《述异》之志。观其耸构巍峨,高标巃嵸,上倚河汉,下临江流;重檐翼馆,四闼霞敞;坐窥井邑,俯拍云烟:亦荆吴形胜之最也。何必濑乡九柱、东阳八咏,乃可赏观时物、会集灵仙者哉。刺使兼侍御史、淮西租庸使、荆岳沔等州都团练使,河南穆公名宁,下车而乱绳皆理,发号而庶政其凝。或逶迤退公,或登车送远,游必于是,宴必于是。极长川之浩浩,见众山之累累。王室载怀,思仲宣之能赋;仙踪可揖,嘉叔伟之芳尘。乃喟然曰:“黄鹤来时,歌城郭之并是;浮云一去,惜人世之俱非。”有命抽毫,纪兹贞石。时皇唐永泰元年,岁次大荒落,月孟夏,日庚寅也。——唐代·阎伯理《黄鹤楼记》***s://so.gushiwen.cn/shiwenv_3b6daea0559c.aspx
背诵赏析注释译文
黄鹤楼记
阎伯理 〔唐代〕
州城西南隅,有黄鹤楼者。《图经》云:“费祎登仙,尝驾黄鹤返憩于此,遂以名楼。”事列《神仙》之传,迹存《述异》之志。观其耸构巍峨,高标巃嵸,上倚河汉,下临江流;重檐翼馆,四闼霞敞;坐窥井邑,俯拍云烟:亦荆吴形胜之最也。何必濑乡九柱、东阳八咏,乃可赏观时物、会集灵仙者哉。
刺使兼侍御史、淮西租庸使、荆岳沔等州都团练使,河南穆公名宁,下车而乱绳皆理,发号而庶政其凝。或逶迤退公,或登车送远,游必于是,宴必于是。极长川之浩浩,见众山之累累。王室载怀,思仲宣之能赋;仙踪可揖,嘉叔伟之芳尘。乃喟然曰:“黄鹤来时,歌城郭之并是;浮云一去,惜人世之俱非。”有命抽毫,纪兹贞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