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表达诗人面对庐山的雄壮,使自己心胸宽广,悠闲中,对着石镜洗净尘世心的豁达
既写了庐山的秀丽雄奇,更主要表现了诗人狂放不羁的性格.那时诗人已经历尽磨难,始终不愿向折磨他的现实低头,求仙学道的心情更加迫切。
这首诗作于诗人流放夜郎遇到赦回来后,次年从汉口来到江西。诗中既写了庐山的秀丽,雅奇,更主要表现了诗人狂傲不羁的性格。由于安史之乱中无故下狱,又遭流放,内心有着无限幽愤之情,希望在山水中超越黑暗的现实,污浊的官场,进入到自由神仙世界。诗中对庐山的雄伟,秀丽的景致作了形象的描绘,并且在写景中融入了他身上那种独特豪迈不羁的个性。全诗境界雄旷,辞旨慷慨,表现了李白山水诗歌的特点。
此诗思想内容复杂,有对儒家孔子的嘲弄,也有对道家的崇信。诗的感情豪迈开朗,激荡着一种震撼山岳的气慨,想象丰富,境界开阔,给人雄奇的美感享受。诗的韵律也随诗情变化而显得跌宕多姿。前人对这首诗的艺术性也给予极高的评价。
此诗也表现了李白诗人的豪迈气概,抒发了诗人寄情山水、纵情遨游、狂放不羁的情怀,表达了诗人想在名山胜景中得到寄托,在神仙境界中逍遥的愿望,流露了诗人因政治失意而避世求仙的愤世之情。
李白以楚狂自比,表示了对政治前途的失望,暗示出要象楚狂那样游诸名山去过隐居生活。
这是一首纪游抒怀诗。通过对自我形象的描绘和庐山景物的生动刻画,表现了诗人晚年流放归来、政治理想破灭后想要寄情山水的心境。诗人用以瑰丽的辞藻、无边的想象和饱满的***,将庐山风景描绘得淋漓尽致,生动飞扬,有着极强的艺术感染力。在思想上,诗人一方面想摆脱世俗的羁绊,进入飘渺虚幻的仙境;一方面又留恋现实,热爱人间的美好风物,内心是非常矛盾复杂的。他将山中的生活看作是逍遥快乐的仙境,抒发寻仙访道的强烈愿望,其实是在宣泄着从政招祸的愤懑,是对无力改变的现实社会的一种反抗。
表达李白面对庐山的雄壮,使自己心胸宽广,悠闲中,对着石镜洗净尘世心的豁达
既写了庐山的秀丽雄奇,更主要表现了诗人狂放不羁的性格.那时诗人已经历尽磨难,始终不愿向折磨他的现实低头,求仙学道的心情更加迫切
李白天生有大才,大才催生了他的大志。大才的展现,大志的实现,都需要一个平台,这个平台,便是做官,所以李白从年轻到终老,都在盼望着能做个官。年青时,他出蜀漫游,游什么呢?游个官做罢了。他有"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句子,这便是有了做官的希望时的高兴劲儿。官小了不行,做个宰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是最好,如若不行,起码也要当个副宰相吧。
然而,李白又天生狂放不羁,"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如此的狂傲不检点,官场上又如何容得了他!所以,他在长安混了几天就混不下去了,被"賜金放还",从此,在长安叱咤风云的理想,对他来说成了远在天边的东西。
尽管如此,做官的念头,李白仍然不肯放弃,终于有一天,机会来了:安禄山做乱,唐帝国岌岌可危,皇族内讧,永王李璘眼馋帝位,出现唐帝国谁当家不明朗的状况,李白决定赌一把,把宝押在李璘身上,投身李璘,怂恿他称帝,至少也可割据一方,从而让自己也能捞个官做做,大概可以做个副宰相吧,然而,命运就是要作弄李白,没几天,李璘就败了,李白站错了队,不仅做官没戏,还要流放夜郎!要说这之前做官对李白来说是天边的一团浮云,有奇迹出现的话,这团浮云将化作甘露降临李白,那么现在,连这一团浮云也没有了。
有一句很著名的话:有的人吃不到葡萄,便说:葡萄有什味?酸得人眉头直皱,酸得人牙疼!
李白做官无望,便要开始说:做官有什么好?一点儿好也没有!"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那么,什么是好呢?那当然是名山大川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所以,李白的这篇《庐山谣》,说的就是这样一句话:葡萄有什么好?一点也不好。酸得人直皱眉头,酸得人牙疼,弄得下一顿吃肉时牙不能嚼!"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一开头就是***话。那么,什么好呢?还是庐山的风景好,无论仰视还是俯视,都好,"愿结卢敖游太清"。
现在,我可以回答题问"《庐山谣》体现了李白怎样的精神与气质"了:
《庐山谣》一诗,象李白其它的许多篇章一样,表现了李白永不认输、打死不告饶的精神与气质。明明是自己站错了队,或者说运气不好,但李白偏不认这个错,偏不认这个输,基本可以借用一句风行的评语:"狂傲不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