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里的每一首诗与它作者的性格高度一致,从另一个侧面描写了作者的精神风貌,使人物的思想与形象更加丰满。
《红楼梦》里的每一首诗都像夜空里的星星,有着自己的个性与光芒,因为它们的点缀而使夜色更加深邃迷人,诗和书是高度和谐存在的一个完美的整体。所以,《红楼梦》里的每一首诗都是曹雪芹写的。
林黛玉的咏菊名句“一从陶令平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陶渊明曾不为五斗米折腰,林黛玉面对强权富贵,也不会低下他高贵的头颅。再如他的咏白海棠:
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
偷来梨蕊三分白,借的梅花一缕魂。
月窟仙人缝缟袂,秋闺怨女试啼痕。
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
整首诗给人的感觉就是一片耀眼的洁白极致的美好,他的诗都是他高洁的思想品质的象征。
雪宝钗会画画所以他写的是画菊:
诗馀戏笔不知狂,岂是丹青费较量。
曹雪芹若没有诗情,哪来的画意?就连人名都蕴藏寓意――或彰显人品、或暗示命运!这样的文学巨匠写诗――还不是“小菜一碟”!而且那诗写得即时即景、情景交融――与平铺直叙浑然一体――成为一个个灿烂的节点。读起来――会让你不由自主地深沉品味、会让你不能不感慨无限!《红楼梦》居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首――当之无愧!
我一点也不怀疑《红楼梦》中的诗词是曹雪芹所作。
简而言之:并不都是曹雪芹一个人写的,主要体现为一是引用,二是戴帽言诗,一的话是引用这个在红楼梦里面已经有标注,比如说引用陆游的诗词"重帘不卷留香久,古砚微凹聚墨多。"
第一回的《好了歌》为他人作嫁衣裳引·唐 · 秦韬玉《贫女》诗,原句为:"苦恨年年压金线, 为他人作嫁衣裳!"第十七回 题大观园诸景对额 曲径通幽处引·唐·常建《题坡山寺后禅院》诗,原句为: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第十七回 旧诗有云 红杏梢头挂酒旗,引·明·唐寅·《杏林春燕》诗, 原句为:"红杏梢头挂酒旗,绿杨枝上转黄骊。"
第十七回古人诗云 柴门临水 稻花香(有改动)引·唐·许诨《晚自朝台津至韦隐居郊园》诗,原句为:"村径绕山松叶暗,野门临水稻花香。"
第十七回古人诗云 蘼芜满手泣斜晖(有改动)引 ·唐·鱼***《闺怨》诗,原句为:"蘼芜盈手泣斜晖,闻道邻家夫婿归。"
第十七回 书成蕉叶文犹绿 引·时古对类·佚名,原句为:"书成蕉叶文犹绿,吟到梅花句亦香。"
第十八回古诗 冷烛无烟绿蜡干 引·唐·钱珝 《未展芭蕉》诗,原句为:"冷烛无烟绿蜡干,芳心犹卷怯春寒。"等等。
第二是戴帽,就是作者用书中角色的口吻写的诗句,曹雪芹"身胖,头广而色黑"。他性格傲岸,愤世嫉俗,豪放不羁。嗜酒,才气纵横,善谈吐。曹雪芹是一位诗人。他的诗,立意新奇,风格近于唐代诗人李贺。他的友人敦诚曾称赞说:"爱君诗笔有奇气,直追昌谷破篱樊。"又说:"知君诗胆昔如铁,堪与刀颖交寒光。"但他的诗仅存题敦诚《琵琶行***》两句:"白傅诗灵应喜甚,定教蛮素鬼排场。"
除此之外就是借助角色口吻写的诗,其中不乏佳作。曹雪芹从小受到文学、艺术的熏陶,他的祖父曹寅工诗词、善书法,是当时著名的藏书家。曹雪芹深受其祖父的影响,工诗善画,具有多方面的艺术才能。迁居北京西郊后,他在艰难困苦的境遇中,呕心沥血,"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创作了不朽的现实主义巨著《红楼梦》。今传本《红楼梦》共120回,后40回一般认为是高鹗续成。
单看前八十回,里面有不少优美的诗词歌赋,葬花吟,杏帘在望等等。我相信大部分都是曹雪芹原创的,也有一部分是借鉴前人的诗句改编的,为了符合人物的形象。
【花气袭人知昼暖】原诗见于陆游的《剑南诗稿》卷五十《村居书喜》
红桥梅市晓山横,白塔樊江春水生。
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
坊场酒贱贫犹醉,原野泥深老亦耕。
最喜先期官赋足,经年无吏叩柴荆。
为了符合笔下刻画的人物形象,曹雪芹稍微做了改动将骤暖改成昼暖,贾宝玉根据这句诗词将自己房里的丫头改名为袭人。
【留的残荷听雨声】红楼梦四十回中,黛玉道:“我最不喜欢李义山的诗,只喜他这一句‘留得残荷听雨声’,偏你们又不留着残荷了。
答,红楼梦书的作者,本人听别人讲是两个著作的,曹雪芹写红楼梦书,没写完就逝世了,第二位作者继续写。第二位作者听说姓高。真真******本人也不清楚。回答有错,请谅解。这是听别人说的。本人对这方面不了解。请谅解。
出自唐代钱珝的《江行无题一百首·其九十八》
万木已清霜,江边村事忙。
故溪黄稻熟,一夜梦中香。
此诗是作者在乾宁(894-898)年间因宰相王抟的倒台而被牵连,由中书舍人被贬为抚州(今江西抚州市)司马时,到抚州就任途中写下的。他伫立船头,目睹两岸万物洒上了一层薄霜,江边已是农事繁忙。被贬的孤愁加上萧肃的秋色,此时此地,不能不令人感触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