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写的《池上早秋》这首诗的意思是:诗开始的“荷芰绿参差,新秋水满池”,首先为读者描绘出一幅画面:秋水满池,碧波荡漾,有荷花点点,菱芰片片点缀其中,秋风徐来,清凉送爽,一扫夏日的炎热,这是何等令人赏心悦目的事。但是,一幅画仅仅有水、有荷,尚嫌单调,还必须有***景物。下文“早凉生北槛,残照下东篱”正是为了弥补这个不足。其实栏干本身不会生凉,“早凉生北槛”云云,是写早秋的天气已产生了凉意;同时,满池秋水,参差荷芰,本身就使人产生暑意顿消之感。池水,绿色荷叶、菱角,配上护池栏干、篱笆,加之颈联所写远处隐约掩映之柳树,每当夕阳返照,色彩鲜明,风景宜人,一幅构思巧妙的画面展现出来了。
原文:荷芰绿参差,新秋水满池。早凉生北槛,残照下东篱。 露饱蝉声懒,风干柳意衰。过潘二十岁,何必更愁悲。
作者简介: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暮江吟》与《枫桥夜泊》,一般不会把这两首诗词放在一起,但既然搁一块,也可以比较赏析。两诗都属于借景抒情一类。且通篇写景。而情寄其中。
暮江吟
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枫桥夜泊月
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白诗的特点,在于两组画面的剪辑入诗。“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为一组,“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为一组。前者为日落之景,夕阳西下、晚霞映江,后者为夜晚之景,缺月当空,中宵滴露。两段画面,将深秋之景写得清新可爱。日、江、露、月的平常意象,也让全诗洗练简洁。最后连缀的比喻,很是清巧动人。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白居易的这首《暮江吟》是描写的夕阳西下残阳倒映碧水所呈现的美丽景色。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张继的这首《枫桥夜泊》描写的是夜已很深,月落乌啼,满江被霜寒笼罩,而诗人却无法入睡,但闻姑苏城外寒山寺的钟声划破夜空而更显夜晚的凄清与寂静。
两首诗都很美,意境不同而与。
谢谢亲的邀请。
写这两首诗时,诗人的心境是完全不同的。
先来说一下白居易的《暮江吟》
一道残阳铺水中,
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
露是真珠月似弓。
这首诗是白居易在赴杭州刺史任的途中写的,这时他的心情是愉快地,他刚刚离开了那个朝廷可怕的政治漩涡。心情大好,可爱的九月初三夜晚啊!亲爱的月亮像一把弯弓,露水像珍珠一样美丽。
而张继的《枫桥夜泊》描述的却是另一番景象。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