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子.乙卬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宋.苏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冈。
全词(十年生死两茫茫是宋词): 江城子 苏轼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冈。 【注释】:明月、孤坟、断肠,意象: 孟启《本事诗·徵异第五》载张姓妻孔氏赠夫诗:“欲知肠断处,明月照孤坟。” 题目上“乙卯”,指的就是苏轼在密州(今山东诸城)任知州。此时诗人四十岁。 题“记梦”,是梦后记事,内容是“梦亡妻”。 纵观全词,诗人用朴实无华、近似白话的言词,写实情真,记梦意深;虚实相间,轻重结合,全无雕琢痕迹,却意义深远。诗人选用《江城子》词调写悼亡之作,恰如其分。 《江城子》词调,凡是有韵脚的地方,皆为平声,三、五、七言间用、迭用‘这样音韵谐协而又起伏不平。从内容上看,所表达的正是深沉而又复杂的感情。如上阕“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由于句式参差,虽明白如话,却韵味醇厚,使人倍感沉痛。 再如诗人化用“欲知肠断处,明月照松岗”,填出“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岗”,与上阕中“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相呼应,充分利用词中长短句的长处,使人读后有一种回味无穷的感受。
苏轼宋词名篇《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如何赏析?
从生到死的不是远近的距离刻度,而是那生死阴阳两相隔的无奈与无尽相思,和那无情岁月的苦痛折磨。十年犹如咋,十年仍忘不了那份埋藏心底的眷恋与哀思。 让我们再次回到他的词中: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岗。
四十岁本是苏轼的不惑之年,太多的凡尘杂事也随时间的远逝而渐渐消磨,却惟独对妻子的那份思念始终萦绕心头,割舍不下,反而因时间更加堆积浓烈。不思量,自难忘,这涌上心头的凄凉又能向谁诉?惟有泪千行,伴着那份深深的哀思,写下这首江城子!
梦里水乡浅浅感触,望友友们见谅!欢迎关注及下方评论区点评!谢谢!
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这是一首悼亡词,表达了词人对亡妻深挚的情感和无尽哀思。
上篇抒发对亡妻的思念。“十年生死两茫茫”,这首词写于熙宁八年(1075),距妻子王弗辞世已有十年。对于短促的人生来说十年可不算短,但十年过去仍旧没有冲淡词人对亡妻的一片深情。“不思量,自难忘”,既然想到妻子是如此痛苦,那就不去思量吧,但这由不得词人,即便他百般排遣,那思念之情却总是不由自主地从心底涌出,可见其用情之深切。“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词人此时在密州,亡妻之坟在四川,“千里”二字写出两人距离之遥。“无处话凄凉”,由于相隔千里,那对妻子的思念之情也不能去她坟头诉说。但接着词人转念一想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算了吧,现在的我早已是两鬓斑白,纵然相逢,你也不一定认得出我了,这是多么哀伤酸楚的叹息呀。
下篇写梦见亡妻的情景。“夜来幽梦想还乡,小轩窗,正梳妆”,日有所思夜有所梦,词人日间思念妻子,晚上便梦到了与妻子重逢,他看见妻子正临着小窗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这两句上应“千里孤坟”两句,如今得以“还乡”重逢,本该尽情“话凄凉”,然而,千言万语却一时不知从那里说起,只能一任泪水涌流。“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三句写梦醒后感叹,直抒对妻子的怀念。本词通篇白描,语浅情深,是词人情感的真情流露,为悼亡词中绝唱。
(如有错别字、漏字,敬请谅解。)
建议读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这首掉亡词时,先读纳兰容若的《浣溪沙》:
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
首句便讲自己孤单、凄凉――独自凉;再以萧萧落叶加深惨状;接着沉思往事中:
两人一起被酒、春睡、赌书、泼茶……可是,当时只道是寻常,现在却变成了难以企及的幸福!
再看东坡先生的《江城子》: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苏轼在这首词一开始”十年生死两茫茫”,直接点明这首词是一首惦念亡者词作。他的妻子已经死亡十年之久,在生者与死者阴阳两隔的两个世界里,再也不能互相了解,互诉衷肠了,表达出对妻子难以忘怀的深情。
“不思量,自难忘”,即使不去想念她,总也难以忘怀。大白话一样的表述,表达出对妻子的真情实感。“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他妻子的坟墓,远在千里之外的四川,而写作这首词时,苏轼则被贬官在山东密州。被贬官的遭遇,对妻子的思念,悲愤加上悲伤,真是“无处话凄凉”,纵有千言万语,又能向谁诉说?又能去哪里诉说?。于是,作者进一步勾勒出自己目前的悲凉形象,“尘满面,鬓如霜”,妻子去世后,他已经变得如此衰老,生活如此凄凉,所以,即便是我们能够重逢相见,也“应不识”,农你一定认不出我来了。
“夜来幽梦忽还乡”是写他梦中的喜悦,能到回到了家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梦里回到家乡后,见到妻子仍然是像十年前一样,对着镜子梳理红装,两人相会,已经是生死之间,两人相互对望,却不能言语,生死离别化作泪千行,默默流泪,这是多么凄苦凄凉场景。“料得年年肠短处,明月夜,短松岗”,这几句从梦境回到现实,试想以后年年最叫人柔肠寸断的地方是哪里呢?在月明之夜,一片松林围绕的妻子的坟地上。进一步表达了对妻子的深切怀念。
后人评论,苏轼的词风一扫五代以来柔糜纤弱之风,创造出高远清新的意境,并形成豪迈奔放的风格,对后来词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