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在《游侠列传》,记述了鲁人朱家、洛阳人剧孟和轵人(今河南西北部)郭解的史实。其中,朱家与刘邦是同时期的人,是秦汉之际的游侠;剧孟,“吴楚反时,条侯为太尉……得剧孟”,所以是汉景帝时期的人;郭解,父亲因行侠被汉文帝所诛,而郭解本人则在汉武帝时满门被斩,所以郭解应为西汉时期的游侠。而其他并未详细叙述的游侠,也多为西汉时期的人。
“虽时”在现代汉语中极少单独出现,只在古文中使用,为“虽然时常”之意。如:
1. 虽时书问,不解阔怀。——王羲之《十七帖》。
译文:现在虽然时常有书信往来,却难以舒解久别思念的情怀。
2. 虽时扦当世之文罔,然其私义廉洁退让,有足称者。——司马迁《史记》(《游侠列传序》)。
译文:尽管时常触犯当时的法网,然而他们个人的品德廉洁谦让,有值得称赞的地方。
①即使;纵然。《子鱼论战》:“虽及胡耇,获则取之,何有于二毛。”《训俭示康》:“吾今日之俸,虽举家锦衣玉食,何患不能”
②虽然。《送东阳马生序》:“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虽的意思是用作连词,把意思推开一层,表示“即使”或是“纵然”的意思。
虽时的意思是表示承认甲事为事实,但乙事并不因此成立。
《史记游侠列传》原文:
昔者虞舜窘于井廪,伊尹负于鼎俎,傅说匿于傅险,吕尚困于棘津,夷吾桎梏,百里饭牛,仲尼畏匡,菜色陈、蔡。此皆学士所谓有道仁人也,犹然遭此灾,况以中材而涉乱世之末流乎?其遇害何可胜道哉!鄙人有言曰:“何知仁义,已享其利者为有德。”故伯夷丑周,饿死首阳山,而文、武不以其故贬王;跖跻暴戾,其徒诵义无穷。今拘学或抱咫尺之义,久孤于世,岂若卑论侪俗,与世沉浮而取荣名哉!而布衣之徒,设取予然诺,千里诵义,为死不顾世。此亦有所长,非苟而已也。
太史公曰:其行虽不轨于正义,然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不爱其躯,赴士之厄困。既已存亡死生矣,而不矜其能。羞伐其德。盖亦有足多者焉。
《史记游侠列传》解析:
《史记游侠列传》主要讲述了历史上的一些游侠人物和他们的行为事迹。文章中列举了多个游侠的例子,如虞舜、伊尹、傅说、吕尚等,他们都是在困境中展现出坚韧和勇气的人物。这些人被视为有道仁人,但仍然遭受到种种不幸和灾难。文章进一步指出,即使是一个普通人,如果能够遵循信诺、仁义、勇敢等道德原则,也能够被视为游侠。游侠的行为虽然有时不合法度,但他们的言必信、行必果、已诺必诚等品质是值得赞扬的。他们不畏艰险、不图名利、羞伐其德的精神也是游侠的品质所在。
此外,《史记游侠列传》还对游侠的行为和品质进行了评价。虽然游侠的行为有时不合乎法律和规范,但他们的行为却符合了社会的公正和正义。他们不畏权势、不惧***、勇于担当的精神品质也是社***需要的。同时,《史记游侠列传》也揭示了社会的黑暗和不公现象,以及人们对于正义和公正的渴望。游侠的存在和行动也给了人们希望和信念,让人们看到了正义和公正的力量。
总之,《史记游侠列传》通过讲述游侠的故事和评价游侠的品质,展现了历史上社会的黑暗和不公现象,同时也表达了人们对于正义和公正的追求和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