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诗仙:李白(唐)
李白性格潇洒不羁,贺知章称他为“谪仙人”。而他的诗想象丰富奇特,风格雄浑奔放,色彩绚丽,语言清新自然,被后人誉为“诗仙”。
2、诗圣:杜甫(唐)
杜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明代著名诗人、学者杨慎在《词品·序》中首次用“诗圣”来称呼杜甫。
3、诗魔:白居易(唐)
白居易一生爱好诗文,他有每天朗诵和抄写诗文的习惯,长此以往,他的舌头因过度诵读而生了疮,手指也由于过度书写而长了老茧,后人根据他的诗意称其为“诗魔”。
4、诗鬼:李贺(唐)
李贺有一类诗描述光怪陆离的鬼魅世界,如“鬼灯如漆点松花”、“鬼雨洒空草”、“秋坟鬼唱鲍家诗,恨血千年土中碧”、“百年老枭成木魅,笑声碧火巢中起”等,后世遂称李贺为“诗鬼”。
5、诗豪:刘禹锡(唐)
刘禹锡才思卓绝,其诗沉稳凝重,格调自然格律粗切,在唐朝极富盛名。白居易极力称赞这位好友的诗:刘君诗在处,有神物护持。白居易推刘禹锡为“诗豪”,这一称呼也被后世沿用。
旅次朔方 / 渡桑干
唐 · 刘皂
客舍并州数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
无端又渡桑干水,却望并州是故乡。
译文
我旅居并州已经十年风霜,归心似箭日夜思念着咸阳。 不知为何再次渡过桑干水,回望并州却生出思乡之情。
《渡桑干》是唐代诗人刘皂(一说贾岛)创作的一首七绝。此诗写诗人离开家乡后长期客居并州,又北渡桑干河时的感受,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以及对自身命运无可奈何的惆怅之情。全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未用任何渲染之笔着意描写,而是以倾诉的方式直抒胸臆,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旅次朔方
刘皂〔唐代〕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
无端更渡桑干水,却望并州是故乡。
译文
离开家乡后客宿在并州这个地方已经有十年,我回归的心日日夜夜在思念着故乡咸阳。
当初为了博取功名图谋出路,千里迢迢渡过桑乾河,现在并州已经成了我的第二家乡。
注释
旅:旅行。次:临时住宿。朔方:古都名,自西汉始建,至唐代,辖区多变,治所不一。桑干河以北,属朔方地区。
舍:居住。并州:即今太原一带。十霜:一年一霜,故称十年为“十霜”。
我是麦初齐,优质文化领域创作者,欢迎关注我。
对于古文,我是爱恨交加,爱的是文化,恨得有些难。
古文,我所理解的是一个宽泛的概念,这里面包括诗歌、文言文、古典名著和文学资料等。在我的认知里,古文之于我可以分为四个层次:学习提升、熟练掌握、欣赏分析以及文化传承,接下来我们具体说一下我的理解。
从我们接触到的诗歌算起,我们很早就已经开始接触古文了,只是知道它的韵律优美,但是美在哪里不得而知;后来我们接触到文言文,学习历史名篇却是仅限于考试大纲,从实词虚词开始学习,反正那是我的一段痛苦的回忆,但是当我再去读古典文学和其他资料的时候才发现知识储备不足,需要更深入学习,打好基础开启古文化之旅。
在读古文的时候你会发现一个有趣的事情,就是篇幅不长的古文翻译成现代文是几倍的文字数量,这让我体会到当初老师说的古人写的好文章,追求加一字多余少一字不足的境界。再看我们现代人写的文章废话连篇,洋洋洒洒几百字就相当于一句话,没有干货,对自己的文字和读者丝毫不负责。在古文里你被这种精神所感化,也会字字珠玑。
古人有句话“腹有诗书气自华”,这是要博览群书,在不觉间就有书香门第的那种书卷气质,也可以说儒雅,但不是老学究,毕竟我们是带着批判的眼光在学习的;当然,人们也常说“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所以读古文可以学到所谓轮回的知识,不会目光短浅,可以借古喻今。
初次接触你尚不知道美在何处,当你了解古人的生活背景和诗人所创作的当时情景,有种身临其境解读他要传达出来的思想和情感,这时候你就发现你有了对美的鉴赏和分析的能力。何以为世人传颂,何以可以成为名著,正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正是这个道理,你的修养也就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了。
这是最后的一个层次了,当你融会贯通了,就到了你为社会做贡献的时候了。你可以针砭时弊,对于古往今来的思想做出评判,著书立说告诉世人哪些是糟粕,哪些是精华。文化传承的价值不是你会了多少,而是你为后世之人留下了多少。你的一家之言就是后人的参考,才是真正的发扬国光的事情。
喜不喜欢古文,在你认识到它的价值之后再说的,我觉得每个人都该喜欢但也是要量力而行,做学问不是每个人都可以的,但是要尽量让自己睿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