垓下之战的读音是gāi xià zhī zhàn
垓下之战是汉高帝五年十二月(公元前203年12月—前202年1月)楚汉两军在垓下进行的一场战略决战。
名称
垓下之战
发生时间
公元前 203年12月 至 202年1月
地点
垓下
参战方
汉军;楚军
“垓下之战”的读音是:[gāi] [xià] [zhī] [zhàn]。
历史***“垓下之战”:汉高帝五年(公元前202年)十二月,在楚汉战争中,楚汉两军在垓下(今安徽灵璧东南沱河北岸)进行的一场战略决战。它是楚汉相争的终结点,又是汉王朝繁荣强盛的起点,更是中国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转折点,它结束了秦末混战的局面,统一了中国,奠定了汉王朝四百年基业。
垓下位于今安徽省灵璧县境内睢水至洨水间开阔的平原地区。垓下古战场,楚汉相争时项羽与刘邦决战之地,这里南部陡峭,标高18、77米,北部渐次平缓,标高15、22米,高程差3、52米,属自然形态的高岗绝岸地形,面积约25万平方米。
垓下位于现在的安徽省灵璧县境内。是楚汉相争最后决战的战场遗址,被誉为世界七大古战场之一。
现为AA级景区、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垓下的文化传承,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
公元前202年,楚汉相争垓下,刘邦一举摧毁项羽楚***。垓下战役奠定了汉王朝400多年历史,汉字、汉文化、汉民族均由此得名。这次战役规模空前,在中国和世界战争史上影响深远,被专家们称为东方滑铁卢。
gāi zǐ ráng jū
“垓”,普通话读音为gāi。“垓”字,在《说文解字》中的解释为兼垓八极地也。“垓”的基本含义为荒远之地,一方广大区域,如垓埏;引申含义为界限,如垓坫、重垠累垓。
在日常使用中,“垓”常做名词,含义为域,界限,如重垠累垓。——扬雄《卫尉箴》。
垓gai
秭zi
穰rang
苴cha
苴[chá]
浮草,枯草 “如彼栖~”。
苴[jū]
1. ***的雌珠,开花后能结果实。
2. 鞋里垫的草。
苴[jū]
gāi zǐ ráng jū
穰,汉语二级字, 读音ráng、rǎng。形声,从禾,从襄(xiāng),襄亦声。“禾”指“谷物”,“襄”意为“包裹”、“包容”。“禾”与“襄”联合起来表示“带有‘身孕’的谷物”、“成熟待收的谷物”。本义:成熟的庄稼。转义:庄稼秸秆。
读音gāi zǐ ráng jū
垓,形声,从土,亥声。本义:八极之内的广大土地,又指 战场上重重围困的中心。垓下决战是我国历史上一次有名的战役。公元前202年楚、汉两军在垓下进行决战时,汉军设下十面埋伏的阵法,从而彻底击败楚军,迫使项羽自刎乌江。
《史记》垓下之战的全文详细记述了项羽和刘邦间的决战,包括兵力、指挥、战术等方面的细节。在千钧一发的时刻,项羽被困于汉军之中,最终战败身亡。这场战争不仅改变了中国历史的走向,也展现了人性的残酷和无情。该篇文章作为历史的珍贵文献,被广泛地传颂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