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别之后,
两地相思,
说的是三四月,
却谁知是五六年。
七弦琴无心弹,
八行书无可传,
九连环从中折断。
十里长亭望眼欲穿。
百般怨,千般念,万般无奈把郎怨。
万语千言道不尽,百无聊赖十凭栏。
数学和文学(古诗词)是两个不相干的学科,怎么会发生碰撞呢?从思维上来讲,数学偏重于抽象的逻辑思维,文学则主要是形象思维;数学要求严谨、科学,文学测重于想象、夸张;当数学和文学撞在一块了,那就更能准确、丰富的表现文学(古诗词)的主题了。如: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李白)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落九天。(李白)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王昌龄)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辛弃疾)等等等枚不胜举例子太多了。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一片两片三四片,五六七八九十片。
千片万片无数片,飞入梅花都不见。
诗词里也是有数学计算的,(以下诗词数学之论权当谬论,一笑便好)
比如
苏东坡《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就含有一句10以内的加减法,如下
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
曹孟德另一首《短歌行》有一句比例题“周西伯昌,怀此圣德。三分天下,而有其二。”
大词人辛弃疾《满江红》,也有一句相当于小学水平的分数题,“可恨东君,把春去春来无迹。便过眼、等闲输了,三分之一。”答案应当是二月,还有一道可能包括化学和生物学的高级方程式“三分兰菊十分梅,斗合就、一枝风月。”而另一首《鹧鸪天》的句子明显有些像四舍五入“百年雨打风吹却,万事三平二满休。”,他写给妻子的词《浣溪沙》有一道乘除法“两人百岁恰乘除”。最妙的还是那道应用题《武陵春》“走去走来三百里,五日以为期”
清朝诗人赵翼在《论诗》中谈及文学天赋,也用了一道数学题,原句是“到老始知非力取,三分人事七分天。”
宋代诗人叶清臣有一首《贺圣朝》,包括了一首幼儿计算题,“三分春色二分愁,更一分风雨。”
其实,诗词里的分数题比较多,比如佚名《解佩令》“春色三分才过二”,比如李之仪《临江仙》“偶向凌歊台上望,春光已过三分。”比如陆游《春雨》“人生十事九堪叹,春色三分二已空。”比如洪适《满江红》“春色匆匆,三分过、二分光景。”比如毛滂《蝶恋花》“春过二分能几许。银台新火重帘暮。”
有一首宋词《柳梢青》,若是戴着有色眼镜去看,几乎全词都是数学题,全词如下
描写田园生活的诗句
1、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李绅《悯农·其二》
2、村北村南,谷雨才耕遍。秀麦连冈桑叶贱。——范成大《蝶恋花·春涨一篙添水面》
3、万顷风涛不记苏。雪晴江上麦千车。——苏轼《浣溪沙·万顷风涛不记苏》
4、绿波春浪满前陂,极目连云稏肥。——韦庄《稻田》
原创诗歌:《一朵桃花穿过春天的温暖》
作者|户步尚诗
一朵桃花落在果枝上,
它的翅膀,包含着粉红色的骨头,
空透而柔软,容得下一朵雪花
安静地睡下。
野外的山坡上,
桃林在微风里
保持静哑。几片嫩芽
被瞬间的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