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理解诗人的情感,其实挺正常的。
不过,书读百遍其义自现。
用其他方法,帮助孩子背下古诗,(如果是老师要求),比如,思维导图,绘图法,快速记忆等方法。
背得快自然有成就感,自然背得多,自然理解得好,自然会喜欢上诗词。
有问题可以私信我。
不必对小孩太多苛责,我小时候也是体会不到诗中真谛,慢慢长大经历过才能体会诗人的有感而发,用词精准。例如思乡之苦,新婚离别之痛,国破家亡之惨,小孩子怎么能体会?先背到脑子里,长大后某天遇到类似事情,诗句自然喷薄而出。
要讲古诗里描述的故事,让他对所学的诗词有感。例如:陆游与唐婉的诗〔钗头凤.红酥手〕和唐婉和陆游的《钗头凤.世情薄》
还有苏轼拜访王安石的故事,当时王安石不在家,见桌子上有首没有完成的诗《咏菊》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苏轼想菊花乃草本,虽干枯而不会落瓣,于是他提笔续写到:秋花不比春花落,写给诗人仔细吟。
后来被贬黄州,重阳赏菊,发现菊花被西风吹落满地花瓣,这才悟到南北气候不同,落英有别。
孩子听诗重的故事,就可以激发他对诗词的兴趣了。
在你使用“明白”和“理解”这样的词语来要求读诗时,或许已经在远离和失去诗意的体悟了。
究竟为什么要让孩子读诗?是为了让他读出个“明白”,理解诗人的情感吗?至少我个人不这样理解。
套句哲学家的话,诗是语言的本源,而语言则是思想的本源,当代著名哲学家海德格尔就认为并非是思想在使用语言,而是语言在牵引出思想。早在人类为语言构筑各种复杂的语法规则和表达结构之前,就用一种最直接地沟通天地人的方式来呼出语言,这种最元初的方式就是诗。
所以我们看到,古人对于诗从来都不能只靠简单的读出来,而是要“吟”,要“咏”,要“讴”,要“歌”。通过这种方式读诗,人能够最切近、最熟习地使用语言,而不是通过“明白”和“理解”。就好比我们穿鞋为例,我们对一双鞋子的尺寸、材质、样式等等研究得再透彻,又怎能比得上我们就把它穿在脚上,最后忘了脚上有穿鞋来得与它熟习、切近、亲和呢?
所以,我们让孩子读诗,更要让自己读诗,这是为了让孩子,也让我们自己重新去从最本源处体会语言,从语言中体会我们与天地万物之名和人伦关系的呼应。
怎么读呢,就是大声地歌咏它,低声地吟唱它,让诗化为自己日常语言的一部分——实际上你会看到古人说话写文章总是喜欢引用诗句,这不是一种卖弄,而是一种内化;让诗化为自己情感的一部分。
真的非要帮助“明白”和“理解”,不必急于去给诗解释和鉴赏,而是把不懂的字词,翻开古汉语词典查一查,其实很多诗句觉得不解,无非就是几个关键词没懂而已。
不过甚至这个都不必急于让孩子学,等他的文字储备和理解到一定程度了,他自然会去对他每日吟咏的诗句的字词涵义和历史背景产生思考和好奇,自然会去学习和查询了。。。
回答完毕,
一点个人愚见,权作抛砖引玉~
诗是外在环境因素与内在心灵感应融合的精华,是情形与认识产生的共鸣,用平时所思所想融汇到文字当中用最恰当的语言表现出来。形状,神态俱佳,是文章浓缩的精华。孩子古诗读不明白这很正常,因为经历过才能认识到,理解出来诗歌的内涵。理解不了诗人的情感也可以理解,因为阅力产生知识,经历产生认识,生活产生概念,将心比心产生共鸣。想要孩子学好诗歌,要靠平时的言传身教,用生活中最简单实用的生活体验来解读诗歌,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