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嗣同(1865—1898),中国近代启蒙思想家、维新运动中的激进派、诗人。字复生,号壮飞,又号华相众生,浏阳(今湖南浏阳)人。出身于官僚地主家庭,少年时即胸怀大志,能文章,善剑术。他的诗气势雄浑,感情真挚,富于爱国精神。词作不多,饶有英雄气概。有著作《谭嗣同全集》、《莽苍苍斋诗》等。
《狱中题壁》
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狱中题壁》是一首视死如归、慷慨悲壮的就义诗,是诗人于清德宗光绪二十四年(1898)八月因戊戌变法失败而被捕后在狱中墙壁上题写的一首气壮山河的绝笔诗。诗文如下:
《狱中题壁》
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诗中通过描写张俭和杜根这两个历史人物受迫害而人们却暗中保护他们的故事和诗人自己为维新变法以身殉难、甘愿牺牲的情景,表现了维新变法的正义性和深得人民的支持与同情以及诗人以死赴难、壮烈献身的大无畏英雄气概。这首诗运用历史典故,并以昆仑山作比喻,感情饱满,笔力千钧,读起来感人至深。
这首诗中“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这两句流传最广,自:依然,当然。横刀:手中握着宝刀。指坚持维新变法的主张。向天笑:仰天大笑。这里表示一种视死如归的气概。去:出奔,出走。这里指康有为、梁启超出走。留:留下。指诗人自己留下。肝胆:比喻赤诚的心。昆仑:昆仑山。这里比喻去留两者都是顶天立地的人物。这两句大意是:我依然手中握着宝刀仰天大笑,出走还是留下,赤诚之心像两座昆仑山顶天立地。
谭嗣同是中国近代著名政治家、思想家,维新派人士。其所著的《仁学》,是维新派的第一部哲学著作,也是中国近代思想史中的重要著作。谭嗣同早年曾在家乡湖南倡办时务学堂、南学会等,主办《湘报》,又倡导开矿山、修铁路,宣传变法维新,推行新政。1898年,谭嗣同参加领导戊戌变法,失败后被杀,年仅33岁。
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这首诗是晚清变法六君子谭嗣同的绝命诗,诗中把他为国家变法改革流血牺牲的大无畏精神表现得淋漓尽致,气吞山河。
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该诗是谭嗣同就义前题在狱中壁上的绝命诗。1898年6月11日,光绪皇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变法。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就发动***,囚禁光绪皇帝并开始大肆搜捕和***维新派人物。谭嗣同当时拒绝了别人请他逃走的劝告(康有为经上海逃往香港,梁启超经天津逃往日本),决心一死,愿以身殉法来唤醒和警策国人。
谭嗣同的《狱中题壁》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血荐据说这是谭嗣同临刑前写在监狱墙壁上的一首绝命诗,还据说这首诗被梁启超“篡改”过,
原诗为:“望门投趾怜张俭,直谏陈书愧杜根。手掷欧刀仰天笑,留将公罪后人论。
证据不足,难以***信。“望门投止思张俭”,这句说的张俭这个人的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