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句出自《浣溪沙·春点疏梅雨后枝》,作者为宋朝诗人姜夔。
全词如下:
春点疏梅雨后枝,翦灯心事峭寒时。市桥携手步迟迟。
蜜炬来时人更好,玉笙吹彻夜何其,东风落靥不成归。
先看首句,要注意“疏梅”这个词。因是早春,开放的梅花不为多,所以说“疏”,但是春雨的沐浴使得雨后的梅花枝叶像被春色点染,更显生机。
再看第二句“翦灯心事峭寒”。
“翦灯”是收灯的意思,而“峭寒”是春寒料峭,言其冷的不一般,并且陈述“心事”,可见当时诗人的心情有一些悲凉。
“春点疏梅雨后枝”是写景,突出其冷清,而“翦灯心事峭寒时”是抒情,重在表现心情的清冷。
两句写在开头,看来诗人是要营造一种寒冷的氛围,给全词奠定了感情基调。
huàn xī shā jiāng kuí
浣的基本含义为洗,如:浣衣、浣纱;浣的引申含义为洗涤,涤除,如:湔浣肠胃——《史记·扁鹊仓公列传》。
现代汉语中,浣多用作动词,如:浣拭、浣染。
“沙”的基本含义为非常细碎的石粒,如沙子;引申含义为经过摇动把某东西里的杂物集中,以便清除。
在日常使用中,“沙”也常做形容词,表示粗糙,如沙涩。
浣溪沙 辛弃疾父老争言雨水匀。眉头不似去年颦。殷勤谢却甑中尘。啼鸟有时能劝客,小桃无赖已撩人。梨花也作白头新。赏析: 词上片为所见农家劳动与生活场景:近看北边高地上农民正在猛踏水车,灌溉农田。一个“频”字充分表现出动作的连续不断,暗传出农民的辛勤劳作情景。另一边河溪两岸,农作物成熟较早,农民正品尝着香甜的新收稻米,隔着院墙买来酒,并煮了小鱼。杜甫有“隔篱呼取尽余杯”(《客至》)句;姜夔有“墙头唤酒,谁问讯、城南诗客”(《惜红衣》)句;与这里情趣都不同。既“沽酒”又“煮纤鳞”,洋溢着农家的欢欣,生动传神地表现出不为人注意的淳朴的乡风。从结构看,上片三句一句一景,地点不同,风***各异,似同时(或先后)收入作者的眼帘,构成一幅生动的农民生活画卷。而“北陇”、“西溪”、“隔墙”更给人一种开阔的感觉。与那许许多多惯写湫隘狭小生活圈子的词,简直是另一个天地。历来人们欣赏稼轩的英气、豪气、霸气,应该说如本词这样具有爽气的作品,在其他词人中,也是少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