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 枫桥夜泊,张继枫桥夜泊的来历缘由

tamoadmin 诗词欣赏 2024-12-17 3 0

张继是在什么情况下写出《枫桥夜泊》这首诗的?

《枫桥夜泊》是唐朝安史之乱后,诗人张继途经寒山寺时,写下的一首羁旅诗。在这首诗中,诗人精确而细腻地讲述了一个客船夜泊者对江南深秋夜景的观察和感受,勾画了月落乌啼、霜天寒夜、江枫渔火、孤舟客子等景象,有景有情有声有色。此外,这首诗也将作者羁旅之思,家国之忧,以及身处乱世尚无归宿的顾虑充分地表现出来,是写愁的代表作。

写下《枫桥夜泊》的诗人张继后来怎么样了呢?

人的命运总是跟所处的时代背景密切相联,生于晚唐的湖北青年张继本想靠读书来谋求功名,年轻时便来到了当时的都城洛阳,一场突如起来的“安史之乱”,张继不得不跟着大批的官员和百姓去南方躲避战乱。

一路上的舟车劳顿,先是到了扬州,当年的扬州算是南方最大最繁华的城市,大批的官员权贵在扬州安顿下来,可是穷小子张继找不到属于他的一席之地,只得继续往南过了长江。那晚,船停泊在苏州城外,担忧自己的前途和命运,张继难以入眠,***时分远处传来寺庙的钟声,这钟声激发了诗人的灵感,于是一篇感动千年的名篇诞生了,这就是《枫桥夜泊》。

张继 枫桥夜泊,张继枫桥夜泊的来历缘由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安史之乱”之后,唐朝又延续了100多年,张继并没有在苏州久留,有志青年又回到了“北上广”,终于考中了进士,并且谋到了官职,任“检校员外郎”,后又提升为“检校郎中”,官至盐铁判官,最后在任上病逝,那年张继64岁。

一首诗歌传千古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一首《枫桥夜泊》被收录进《唐诗三百首》里,成为了千古绝唱,还成就了如今风景名胜寒山寺的风光。还被后人编成了现代歌曲“月落乌啼,总是千年的风霜,涛声依旧,不见当初的夜晚,明天的你我,能否登上你的客船?”

由此可见,张继的这首诗歌,影响之深远。那么,写这首诗的张继,那时那地那景,他又是什么样子呢?

一双璧人空遗恨

天宝十二年,张继中了进士,但是铨选时落第,只能满怀惆怅地回乡,途经寒山寺时,看到月落,听见乌啼,看见到处都结霜,心里的愁闷更加浓郁,便随笔写了《枫桥夜泊》,抒发了自己因落第而产生的烦闷和惆怅。失意之人最容易出精品诗歌,他也不例外。

其实写了这首诗后,张继在宝应元年的时候,也就是时隔9年后,他被朝廷录用,在员外郎征西府中供差使,于是由一位儒雅和诗人,变成了讨论战事、甚至要驰骋沙场的战士。因为才能,一路升官,从检校员外郎检校郎中,再到洪州,也就是现在江西南昌的盐铁判官

可惜的是,当判官一年多,就与世长辞,死在了江西南昌,张继的妻子不久后,也随他而去,殁在南昌。

唐代诗人刘长卿听闻好友张继去世,写了一首《哭张员外继》,在这首诗里他注释说,张继和张继夫人都是诗人,都是金辉玉洁之人,为官也是清廉,两袖清风等。

两个都是诗人的一双璧人——张继与其妻,年纪不大就离世,留下作品也不多,只有48首,而收录进《唐诗三百首》的也就《枫桥夜泊》一首而已。但就这一首,足以让后人景仰他的才华。

我是青鸾惊鸿,70后蜀女一枚。编故事写***,喜读书好行走,信奉人生就是一场修行。感谢喜欢我的文字,更多内容敬请关注,谢谢。

从一部电视剧对张继开始感兴趣

小的时候看过一部电视剧叫《命运的承诺》,是由傅彪和吴樾主演的(那个时候,吴樾可真漂亮,时间真是把杀猪刀!)。

这部电视剧根据作协副***何建明的报告文学《中国高考报告》改写而成,是讲述一所中学内,高三即将毕业的学生,如何面对即将面临的高考,选择自己的命运。

我现在还记忆犹新的是最后一集里面,傅彪演的语文老师,在高考前上课的最后一天,为学生们朗诵了张继的这首《枫桥夜泊》。他为了让学生们以轻松的心态面对高考,他告诉学生们,张继这首诗流传千古,但是张继这个人一辈子都郁郁不得志,穷困潦倒。

但是,千年以后,人们早已经忘了当时披红游街的状元是谁,却永远记得这首不朽的名诗。

正是因为这个情结,后来我查看了张继的相关生平。

老实说,张继这一辈子,流传下来的诗歌不多,《全唐诗》里面就仅仅收录了这一首,甚至连官方史书新旧《唐书》里面都没有他的传,由此可见,在当时,张继就是一个平平常常的普通人。

关于张继的生平,主要可以参看钟国本的《唐代诗人张继诗歌初探》和王辉斌的《张继生平订正》的文章。

张继,字懿孙,关于他的出生地主要有两种说法,一种说他是湖北襄州人,一种说他是南阳人。

根据《唐诗纪事》的记载,张继曾“登天宝进士第”,查看《唐才子传》的说法,应该是在天宝十二年,也就是公元753年。诗人刘长卿曾写有《曾张继司直适越》,诗中称张继为司直。

司直是干什么的呢?它是一个六品官,主要奉旨巡查四方的案件,看看有没有冤案,有点类似于现在的巡视组成员。

唐朝在安史之乱后,诗人张继泊船苏州城外的寒山寺,写下的羁旅诗《枫桥夜泊》。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此诗精确而细膩地描述了一个客船夜泊者对江南深秋夜景的观察和感受,勾画了月落乌啼、霜天寒夜,江枫渔火、孤舟客子等景象,有景有情有声有色。

全诗句句形象鲜明,可感可画,句与句之间,逻辑关系非常清晰合理,晓畅易解。

古诗成就了风景名胜的苏州寒山寺的风光,苏州与杭州齐名被誉为“人间天堂”的美丽城市。并被后人编写了现代歌曲《涛声依旧》,一直在传唱。

此诗不仅中国历代各种唐诗选本选入而传诵千古,亚洲一些国家的小学教科书也收录此诗,可见诗名之盛。尤其是日本受到了极大的热捧。

张继的人生颠峰是在考取进士九年后,被录用为盐铁判官(当今的江西南昌),此时他称得上是春风得意。这位才子在大历末年,上任盐铁判官仅一年多后,突然得了重病,便病逝于任上驾鹤西去。在张继走后,尤其到了宋朝,这首《枫桥夜泊》更是成了炙手可热的佳作,以至于一直被人称颂至今,人们景仰他的才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