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茶坑道中》为宋代杨万里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写桑茶道中所见,以自然风光为题材,风格独特,清新可感,语言通俗易懂。
桑茶坑:地名,在安徽泾县。此诗当作于公元1192年(宋光宗绍熙三年)。杨万里六十六岁,朝廷下令于江南诸郡行使铁钱会子,杨万里上书谏阻,不奉诏,得罪宰臣,最后获授秘阁修撰、提举万寿宫,于八月谢病自免,回归吉水。这首诗是杨万里当年在安徽泾县桑茶坑路上所作。
晴明风日雨干时,草满花堤水满溪。
童子柳阴眠正着,一牛吃过柳阴西。
《桑茶坑道中》是宋代诗人杨万里的一首七言绝句,描绘了夏日江南田野水边的景色。这首诗的诗意大致是:
在晴明的天气里,沿着桑间的小路前行,看到路边的桑树和柘树已经长出了茂密的叶子。不一会儿,就听到了田边传来阵阵的蛙叫声。大概是因为前行的行人惊醒了它们,这些青蛙突然跳到了水田中。
这首诗通过简洁而生动的描写,展现了乡村夏日的宁静和生机勃勃,给人一种清新自然的感觉。
此诗写的是桑茶道中所见的儿童牧牛情景,展现了夏日江南田野水边的景色。此诗诗中有画,意韵悠长。诗人撷取春末夏初田园憩息的小景,以作画法表现人与自然的和谐。每一句都是一幅画面,画面之间又是相互联系着。远景写意,着色粗放淋漓;近景写人,工笔勾勒,细致入微。
《桑茶坑道中》是宋代诗人杨万里的一首七言律诗,其内容为:“沙鸥数个点青霄,肯信轻舟过万涛。隔岸野烟,近村茅屋问谁高。路逢行者问前程,累加波老说波涛。自言家在桐城里,一带清风两岸桥。”
这首诗描述了诗人在桑茶坑道中的所见所闻和所感,表达了他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之情。
前两句写的是自然界景物,都充满生气和动态,到了最有生命力的人(又是活泼可爱的孩子),却呼呼大睡,一动不动。轻快的诗歌节奏在这里仿佛停了下来,放慢了速度。然而,情绪上的顿挫,是为了推出第四句“一牛吃过柳阴西。”童子的牛在哪儿呢?牛儿吃着吃着,已经挪到了柳阴的西边去了。因为牧童的安然静止睡眠,使牛儿得以自由自在地吃草,悠然地动着。画面因牛的活动,又活动起来。这样一静一动,和谐自然。这里把牧牛童子和牛的神态写活了,富有生活气息。
这首诗前两句写出了由雨而晴,由湿而干,溪水由浅而满,花草于风中摇曳,大自然充满了生机的律“动”;第三句写出了牧童柳荫下酣睡的自然悠闲的“静”,加上第四句“一牛吃过柳阴西”的时动时静,形成了这首诗独特的生活情趣和原始朴素的美感。
《桑茶坑道中》是宋代诗人杨万里的一首七言绝句,全诗如下:
晴明风日雨干时,草满花堤水满溪。
童子柳阴眠正着,一牛吃过柳阴西。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祥和的田园风光画面。诗人在晴朗的日子里行走在桑茶坑道上,阳光明媚,微风不燥,细雨初歇,小草长满了花堤,小溪里的水也涨得满满的。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看到了一个牧童,他在柳树的阴影下睡着了,而他的牛则悠然地吃着草,从柳树的阴影里走到了阳光下。
这首诗的意境非常优美,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出了一幅生动的田园风光画面,同时也表达了他对乡村生活的向往和赞美。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
总的来说,《桑茶坑道中》这首诗通过对田园风光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和田园生活的向往与赞美。它以其优美的意境和简练的语言,成为了中国古典诗歌中的佳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