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思乡的诗句
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入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重阳节思乡的诗句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春节思乡的诗句
宋 王安石
渔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夜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这是张九龄的望月抒怀,抒发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身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重阳节思念亲人和故土的情怀。
中秋节: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离别一何久,七度过中秋。
此夜若无月,一年虚过秋。
重阳节: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昨日登高罢,今朝再举觞。
春节: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一枝花·不伏老》
元·关汉卿
【不伏老】攀出墙朵朵花,折临路枝枝柳。花攀红蕊嫩,柳折翠条柔,浪子风流。凭着我折柳攀花手,直煞得花残柳败休。半生来折柳攀花,一世里眠花卧柳。
1、天长雁影稀,月落山容瘦,冷清清暮秋时候。——关汉卿《沉醉东风·重九》
2、蛾眉淡了教谁画?瘦岩岩羞戴石榴花。——关汉卿《大德歌·夏》
3、子规啼,不如归,道是春归人未归。——关汉卿《大德歌·春》
4、攀出墙朵朵花,折临路枝枝柳。——关汉卿《一枝花·不伏老》
5、一春鱼雁无消息,则见双燕斗衔泥。——关汉卿《大德歌·春》
6、衰柳寒蝉一片愁,谁肯教白衣送酒?——关汉卿《沉醉东风·重九》
7、那里是清江江上村,香闺里冷落谁瞅问?好一个憔悴的凭栏人。——关汉卿《大德歌·冬》
8、雪纷纷,掩重门,不由人不断魂,瘦损江梅韵。——关汉卿《大德歌·冬》
9、雪粉华,舞梨花,再不见烟村四五家。——关汉卿《大德歌·冬景》
10、黄芦掩映清江下,斜缆着钓鱼艖。——关汉卿《大德歌·冬景》
关于描写清流孤傲的诗句有:
1.桥北桥南千百树,绿烟金穗映清流。
出自明代朱栴的《官桥柳色》
2.题红叶清流御沟,赏黄花人醉歌楼。
出自元代卢挚的《沉醉东风·重九》
3.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
出自魏晋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
4.孤傲笑难降,参咨恧多幸。
出自清代鲍作雨《归咏》
1 题目的暗示
古人云:“题者,额也;目者,眼也。”题目犹如窗户,是诗歌明亮的眼睛,是诗歌的灵魂和主旨,认真审视可以了解诗歌的内容主旨猜测到其思想感情,进而为进一步鉴赏打下基础。好的作品是很注重提炼题目的,古诗题目尤其讲究。如王维诗《山居秋暝》,题目中“秋”为“秋天”之意,“暝”即“傍晚”,“秋暝”也就是“秋天的傍晚”的意思。写出诗歌写作的时间、地点、对象等,这就含蓄地告诉读者此诗的意境。阅读鉴赏时,抓住题目进行分析,就能迅速捕捉住诗歌的内容或诗人主要思想感情。
2 作者的暗示
诗品出于人品,任何文学作品都是作者内心的外化表现。一位作家选择什么题材,表现什么思想,抒发什么感情,这一切均是由他的人生观和生活经历决定的。另外,由于作家的感情气质、艺术素养等不同,在创作中会形成不同风格。如李白和杜甫,他们都是我国盛唐时期的伟大诗人,他们的作品都是时代的一面镜子,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统治,反映了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但是由于个人的经历、所处环境、各人气质的不同,作品的艺术风格也迥然不同。李白的诗歌主要表现的是其飘逸和浪漫。杜甫的沉郁诗风,是对现实生活的如实描绘。此外,陶潜的诗之所以多素心之语,是因为他不是功名人士;辛弃疾词“英雄出语多本色”,正是他爱国主义思想感情的自然流露。苏轼的豪迈旷达、李清照的婉约柔美等,也皆如此。
3 注释的暗示
注释是对诗歌字词句的解说,其作用是帮助读者理解作品。考题一般少有注释,若有,就比较重要。阅读时应引起足够的重视。注释的内容主要有对作者、写作背景和关键字句等的注释。
4 意象的暗示
哲学家用概念明志,诗人靠形象说话。诗歌中的形象,即意象,具有暗示性。这些意象反复地出现,并且,这些意象无论在任何诗人笔下,都有相同或相近的意思,具有了一定约定俗成的意义,它们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已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化入了中国人的思维。“木”“叶”如此,更有其他意象。如松、菊、梅、竹、兰等多用来表达高洁情操,关山、杨柳、兰舟、长亭等物多用作挥写离别之苦,而南山、幽居、禅寺等则多与隐逸情怀相连。这些意象呈现出丰富多彩、相对稳定的含义,从而为我们理解诗歌内容也起到了很大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