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别
水边秋草暮萋萋,欲驻残阳恨马蹄。
曾是管弦同醉伴,一声歌尽各东西。
1、萋萋”是指草茂盛的样子;首句运用叠词,增强了音韵美,写出了水边草木的繁茂,渲染了离别时悲伤的气氛;这蓬乱的草就像是诗人心中面对离别时的不舍一样蓬勃,烘托出诗人悲戚的心情
2、诗人即将与友人各奔东西,表达了依依不舍之情;秋草、残阳等凄凉的景色勾起了诗人的愁思,表达了诗人离别朋友后孤独寂寞之情;曾经与朋友管弦相伴,如今分别不知什么时候能再见面,表达了诗人对前途的迷茫和担忧。
拓展:
赵嘏 , 字承佑,楚州山阳(今江苏省淮安市楚州区)人, 约生于唐宪宗元和元年(806). 年轻时四处游历,大和七年预省试进士下第, 留寓长安多年, 出入豪门以干功名, 其间似曾远去岭表当了几年幕府。 后回江东, 家于润州(今镇江)。会昌四年进士及第, 一年后东归。 会昌末或大中初复往长安, 入仕为渭南尉。 约唐宣宗大中六、七年(852、853)卒于任上。 存诗二百多首, 其中七律、七绝最多且较出色。
赠别
【唐】赵嘏
水边秋草暮萋萋,欲驻残阳恨马蹄。
曾是管弦同醉伴,一声歌尽各东西。
(1)请赏析首句中的“萋萋”。(3分)
答:“萋萋”是指草茂盛的样子;首句运用叠词,增强了音韵美,写出了水边草木的繁茂,渲染了离别时悲伤的气氛;这蓬乱的草就像是诗人心中面对离别时的不舍一样蓬勃,烘托出诗人悲戚的心情。
(2)诗人在诗中抒发了哪些情感?(3分)
答:即将于有人各奔东西,表现了使人依依不舍之情;临水送别,残阳暮秋,眼前的荒凉景色勾起了诗人心中的愁思,表达了诗人孤独寂寞之情;曾经一起管弦相伴,而后不知何时能相见,表达了诗人对前途的迷茫与担忧。
赠别
水边秋草暮萋萋,欲驻残阳恨马蹄。
曾是管弦同醉伴,一声歌尽各东西。
1、萋萋”是指草茂盛的样子;首句运用叠词,增强了音韵美,写出了水边草木的繁茂,渲染了离别时悲伤的气氛;这蓬乱的草就像是诗人心中面对离别时的不舍一样蓬勃,烘托出诗人悲戚的心情
2、诗人即将与友人各奔东西,表达了依依不舍之情;秋草、残阳等凄凉的景色勾起了诗人的愁思,表达了诗人离别朋友后孤独寂寞之情;曾经与朋友管弦相伴,如今分别不知什么时候能再见面,表达了诗人对前途的迷茫和担忧。
拓展:
赵嘏 , 字承佑,楚州山阳(今江苏省淮安市楚州区)人, 约生于唐宪宗元和元年(806). 年轻时四处游历,大和七年预省试进士下第, 留寓长安多年, 出入豪门以干功名, 其间似曾远去岭表当了几年幕府。 后回江东, 家于润州(今镇江)。会昌四年进士及第, 一年后东归。 会昌末或大中初复往长安, 入仕为渭南尉。 约唐宣宗大中六、七年(852、853)卒于任上。 存诗二百多首, 其中七律、七绝最多且较出色。
唐代诗人赵嘏所作的《赠别》是一首七言律诗。
作品原文
赠别
水边秋草暮萋萋,欲驻残阳恨马蹄。
曾是管弦同醉伴,一声歌尽各东西。
译文:
秋时送别故人,只见暮色中水边的衰草连绵不绝,好似双方的愁绪一样。欲令残阳暂止空中,好让双方多叙一会儿旧情,可又办不到,友人的马蹄声渐远渐息,听罢真令人生恨。曾经一起喝酒听乐的伙伴,在离别的歌声中各奔东西。
作者简介
赵嘏 , 字承佑,楚州山阳(今江苏省淮安市楚州区)人,约生于唐宪宗元和元年(806). 年轻时四处游历,大和七年预省试进士下第,留寓长安多年,出入豪门以干功名,其间似曾远去岭表当了几年幕府。后回江东, 家于润州(今镇江)。会昌四年进士及第, 一年后东归。会昌末或大中初复往长安,入仕为渭南尉。
约唐宣宗大中六、七年(852、853)卒于任上。存诗二百多首,其中七律、七绝最多且较出色。
唐代赵嘏《赠别》
水边秋草暮萋萋,欲驻残阳恨马蹄。
曾是管弦同醉伴,一声歌尽各东西。
译文/注释
“萋萋”是指草茂盛的样子;
全文赏析
首句运用叠词,增强了音韵美,写出了水边草木的繁茂,渲染了离别时悲伤的气氛;这蓬乱的草就像是诗人心中面对离别时的不舍一样蓬勃,烘托出诗人悲戚的心情。即将于有人各奔东西,表现了使人依依不舍之情;临水送别,残阳暮秋,眼前的荒凉景色勾起了诗人心中的愁思,表达了诗人孤独寂寞之情;曾经一起管弦相伴,而后不知何时能相见,表达了诗人对前途的迷茫与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