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端嫁得金龟婿中的金龟表示,无端嫁得金龟婿中的金龟表示什么

tamoadmin 诗词欣赏 2024-12-25 1 0

古代没有相片,获功名的人如何防止被冒名顶替?

在古代,官员被任命到外地,都牵扯如何证明自己身份的问题。因为回避制度,官员不可以在自己的家乡任职,对于他任职的地方来说,他是刚进入本地社交网络的陌生人,无人可以为他的身份背书。

那么证明他的身份,就需要一套规范的组织程序。这套程序主要牵扯到官员的***明,也叫“告身”、“出身”或“官照”等,可由册授、制授、敕授、旨授等多种形式发出。

告身通常要载明官员的个人信息,根据所派官职的品级不同,有不同的格式和发出单位。因为有严格的格式和形式,所以仿造难度很大,具有一定的防伪功能。比如唐朝的告身是使用素绫裱五色绫纸的卷轴,价格昂贵,到后来官员去领委任状之前,还得先出一笔“朱胶绫轴钱”。

无端嫁得金龟婿中的金龟表示,无端嫁得金龟婿中的金龟表示什么

此外每个官员都有备案,上面写明此人何年取士,个人简历等信息。在唐朝,每个官员还有鱼符,看见是什么样的符配什么样的袋,就能知道此人是什么身份。所谓金龟婿,就是配金龟符的女婿人选,三品以上。凭着委任状,是可以查对官员信息的。

现存最早的一份告身,可能是唐大历年间的《朱巨川告身》,委任他做“大理评事並兼任豪州钟离县令”。告身是徐浩手书,写明朱巨川的体貌、言词、文理、德性、才能等信息,因为派出的官职比较高,所以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的相关官员都有签名,后面还钤盖了尚书吏部告身之印四十四方,想伪造是很难的。

冒名顶替难度相当大

第一,在报考之前,户籍管理部门就会录入考生信息,这个信息不仅有身高长相家庭地址描述,还有亲族关系,担保人谁谁登记,这个保人并不是哪一个,而是有多个,比如地方保长、老师、同学等。在古代社会保甲制度之下,这样的记录,就算没有相片,也能确认这人是谁了

第二,在考试之前,学政部门会再次当场查验考生信息,对应考生在回答自身信息之时,还得告诉学政官谁谁做保,这个时候学政官会点保人名字,保人需回应我为哪个考生做保。能在学政官面前作保的,一般都是前代的秀才等知名人士,如果作***,惩罚力度相当重,虽然不一定杀头,但基本上是一辈子前途也就完了……

第三,开榜之后,如果中了,除了在城里头开榜公示,名单还会发到考生户籍所在地张榜公示。古代和现代不同,没有那么多的考生,应试学子在当地基本都是名人,尤其是那些有才华学子,更是人尽皆知。除了公示,送榜人还会把成绩送到考生家里,我们收快递需要出示***,那些考生家里也被要求出示族谱……

层层把关加上层层公示,冒名顶替很是困难,古代科考作***舞弊虽然多,但很少选择冒名顶替,而是泄露考题,协助夹带、更换考卷等泄密几率更小的小范围手法……

在古代题材的***剧或者***里,我们也许都看过一种情节——某人含辛茹苦考取功名,却在赴任途中被半道里杀出来的劫匪给干掉了,劫匪顶替他去当了大官,好几十年都没有被发现。都说文学来源于生活,那历史上这样的事情一定发生过,但一定不会太多,不然历史早混乱成一团浆糊了。那么问题来了,在没有相片识人,更没有手机,电脑随时交流的古代社会,获功名做官的人都如何防止被冒名顶替呢?且随笔者一探究竟。

其实古代人民是很聪明的,他们也想到了这个问题。为了防***,当时参加科举考试的考生已经拥有一个作用类似如今准卡证的物件,名唤浮漂。考生要想参考,首先得拿着证明自己身份的,写有籍贯、父祖姓名、本人年龄、面貌等的资料去籍贯所在州、县报考,待考试进场,也要核对考生本人和上面描述的长相方能放人进场,关于相貌的描述精细到什么地步了呢?“连考生多少头发,几根胡须都得记载清楚”,稍有出入,可能就失去入场资格了。所以,其实在考试这一关,就已经把的很严了。

也许有人会问,考试把的是严,可官员总总不能一直拿张“准考证”吧?这也太不讲究了。嘿,你还真说对了,他们肯定不这么做。事实上,古代官员大概是为数不多有资格拥有“***”的群体了。官员的***明,形式非常多样,但以鱼符最为通行。什么是鱼符呢?鱼符始于唐代,在此之前本为虎符,后为避讳,称鱼符。材料有铜、玉、竹、木等。鱼符如其名,形状似鱼,分为左右两片,刻有官员的姓名、在何处任职、俸禄多少等信息。鱼符在制作时会根据等级***用不同的材料,因此,也可以直接根据材料判断。譬如,唐朝时,五品为铜,四品为银,三品及亲王等为金。但鱼符也可能被人冒用,所以装鱼符的袋子——鱼袋,有时会发挥更重要的作用,不同等级配不同鱼袋,只有鱼符是不被允许的。后来到了明清时期,还发展革新,使用更便携的牙牌和腰牌,所录信息也更加完备,且往往会标明冒名顶替的严重后果,以示警戒。

那么,新官上任还有什么可以证明身份的吗?答案是,有。它叫告身,也就是我们今天俗称的委任状。它是朝廷委任官职的文书。唐朝任命官员,只要考查合格,经尚书仆射同意,报于门下省执行,由监察机构予以监督。被授官者都会拿到盖有“尚书吏部告身之印”的印信,武官则由兵部授予。以此来作为新官赴任的凭证。

还有一个方法,就稍微抽象点了。倘若有人冒名顶替,一旦被抓住,可是死罪一条,严重的还会株连九族,一般情况下,没人愿意这样铤而走险。退一步讲,如果有人冒名顶替了,当初考中的那个人不可能不去拜见主考官,顶替者到了任地之后也不可能不接受朝廷的监督或者升降职的变动,待别人发现容貌有异,抑或籍贯、谈吐等等方面对不上号,这样就很容易暴露了。

在没有如今这般简便的身份验证系统和便捷通讯网络的古代,要证明“我是我”还真是挺不容易的。但勤劳的古人依靠自己的智慧,创造出那么多证明身份的方法,不由让人钦佩。

别说是在古代了,就算是放在现在,科学技术如此发达的今天,仍然有人试图冒名顶替。更何况古代没有照片,最多只不过是指纹,怎么抵挡得了冒名顶替?

根据网上现有的言论,古代为了防止冒名顶替,发明了户籍制度。其实刚开始的户籍也不是防止冒名顶替,主要是为了方便查户口、征收税赋、调派徭役等。

这种方法出现于春秋时期,到了明朝达到了顶峰。在这样的情况下,基本上每个人的身份都被官府掌握。如果想要改动的话,就非常困难了。

但是这些户籍制度的手段,主要是为了对付某一地区定居的人。古代有那么一群人,他们经常四处游走。也有这么一群人,他们需要进京赶考。还有这样一群人,他们经常调任。

正如我们题目所说,古代人是如何防止出现冒名顶替的?考取功名任职的人,基本上都会领两样东西:敕牒、告身。

前面是由吏部发放,上面不仅有吏部的大印,还有朝廷很多部门最***员的签字。官员到任之后,需要拿出这个东西作为凭证,并把它放在衙门里面备案。

后者是用于证明本人的身份,基本上也都是国家特殊部门定制。比如说在宋朝的时候,告身上面会写清楚官员的籍贯、年龄、外貌、特征。必须拿这两样东西,才能上任。

另外在唐朝的时候,考取功名的人还被发放鱼符。三品官职以上用黄金打造,其他的有用银的也有用铜的。上面刻了这些人的姓名、职务、履历、外貌等等比较详细的东西。

除了这些有官职的人,古代和尚也有自己的***明——度牒。在西游记唐僧取经过程当中,他每到一个地方都需要盖一个章,其中就有自己的度牒。

上面写着每个和尚的俗名、年龄、所属寺院等等,最早开始于唐朝,后来一直延续到了清朝的时候。

基本上上面这些内容,就是古代为了防止冒名顶替的方法。从中可以看出来,虽然记录的比较清楚,但是想要冒名顶替还是非常容易的。最难的一点在于外貌,只要能够搞定外貌,其他都不是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