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三***论,二四六分明是对联的最基本要求,达到了这个要求就算一付宽对,是一付没毛病的对联。为什么一三***论,二四六分明会跟格律诗扯上了?原因是格律诗是由二付宽对二付工对组成。首联尾联是宽对,颔联颈联是对仗。我们写不好近体诗,究其主要原因是缺少传统楹联文化知识。望喜欢格律诗的诗友们,不断提高自已的楹联水平,将格律诗写得更好。
格律诗中说的,1、3、5不论,2、4、6分明是什么意思?
1、3、5不论,2、4、6分明,是指写格律诗的一般性规律, 一种流行的说法,而非准确就行定义。
1、3、5不论是说七言律句中七个字:1、3、5,三个字,可以不论平仄,246则需要分明论平仄。
(1)准确的说,在七言律句中,仄脚的句子中,可以有三个字不论平仄,在平脚句子中,只有两个字可以不论平仄。比如在这个句子中:仄仄平平仄仄平,如果第三个字不论,就变成了:仄仄仄平仄仄平。这就犯了孤平,律诗最大的忌讳之一就是孤平。
(2)抝救之说。凡平仄不依叫做抝句,抝救在律诗中也相当常见。比如,五言律诗,平平仄仄平这个句子。第一个字用了仄声,第三个字补救一下,就变成了:仄平平仄平,这就是本句自救。
所以,1、3、5不论,2、4、6分明。是写律诗的一般规律,一种流行说法,不是准确的定义。
严格的律诗盛行于唐代,但是,就是盛行时期的唐代,好多著名的诗人,也不是专一写格律诗的。
比如李白的《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是一首古绝,不粘不对,谁能说他不是一首好诗!
格律诗词中说的“一三***论,二四六分明”是什么意思?
1、格律诗有四种基本的句式,例如五绝四种:
又如七绝四种,七绝是在五绝前面加上两个相反平仄的字。
知识点:有时候平仄会用这种符号表示:〇表示平;◎表示平可做仄;●表示仄;⊙表示仄可做平。加【仄】、◎表示原来是仄,但是也可以平,【平】、⊙表示原来是平,但是也可以仄,这种可平可仄的字,有时候用“中”来表示。
2、二四六分明
句中有的位置是必须平,或者必须仄,一般是在二四六的位置,例如
江风吹破小桃红,南国烟光细雨中。
⊙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
大家看前两句,江风吹破小桃红,南国烟光细雨中 。有下划线的字,对应的平仄,都是诗谱中必须平或者必须仄的。这叫做:二四六分明。
3、一三***论
“一.三.***论,二.四.六分明”这句口头禅半对半不对。
先说它如何不对:因为它不能概括近体诗格律中的可平可仄问题。如平平仄仄仄平平句式,第五字如换平声,就成了“三平调",近体诗是禁止出现的。又如仄仄平平仄仄平句式,第三字若换仄声,就成了“孤平”,近体诗也是禁止的。所以,“一.三.***论”只能在不出现“三平调”和“孤平”的条件下才成立。
说它对,是说不入韵句子不存在“三平调"和“孤平"问题,这句话对不入韵句子是成立的。尽管如此,仍然有一个附加条件:三.五字不能同仄。第三字仄第五字必须平,第五字仄第三字必须平,以避免七字六仄,影响音韵效果。这个附加条件自古至今都为诗者所遵守。
以上仅以七言为例,五言以去掉首二字考核即可。
要准确回答这个问题,得把格律诗(无格律词一说)的知识全部说完才行。简单回答,二四六分明,指在第二四六字的位置的平仄必须符合正格。一三***论,指在第一三五字的位置的平仄可以调整不完全符合正格,但也不是可以随意调整,有孤平、三平调等禁忌。如果不是非常喜爱建议不要学习格律诗写作。平仄容易学习,押韵就要下大功夫。
《西游记》第39回为:一粒金丹天上得 三年故主世间生
好词好句:
千条瑞霭离瑶阙,万道祥云降世尘
情欣意美,报国尽忠
眼似琉璃盏,头若炼炒缸
浑身三伏靛,四爪九秋霜
糟鼻子不吃酒——枉担其名
岩前古庙枕寒流,落目荒烟锁废丘。白鹤丛中深岁月,绿芜台下自春秋。竹摇青佩疑闻语,鸟弄余音似诉愁。鸡犬不通人迹少,闲花野蔓绕墙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