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荆门送别诗人李白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他的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他善于从民歌、神话中汲取营养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丽绚烂的色彩,是屈原以来积极浪漫主义诗歌的新高峰,与杜甫并称“李杜”。
李白的《渡荆门送别》是他在青年时期出蜀至荆门时赠别家乡而作。此诗由写远游点题始,继写沿途见闻和观感,后以思念作结。全诗意境高远,风格雄健,形象奇伟,想象瑰丽,以其卓越的绘景取胜,景象雄浑壮阔,表现了作者少年远游、倜傥不群的个性及浓浓的思乡之情。
在这首诗中,李白描述了自己离开故乡四川,渡过荆门山,来到湖北平原上的所见所感。他通过“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等句,描绘了长江两岸的景色变化,展现了自己初出三峡,见到广阔平原时的新鲜感受。同时,他还表达了对故乡的深深眷恋,通过“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等句,表达了自己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总的来说,李白的《渡荆门送别》不仅展现了他卓越的绘画技巧和丰富的想象力,也表达了他深深的思乡之情和积极的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