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所用民丁三千,车二百辆,岁久民困其役。
每次大约需要3000多百姓,车子200辆,百姓们每年都被这些事情所折磨。
出自《明史纪事本末/卷24》
洪武中,河岸冲决,河道淤塞。故于陆路置八递运所,每所用民丁三千,车二百辆,岁久民困其役。永乐初,屡有言开河便者,上重民力未许。至是,济宁同知潘叔正言:“会通河道四百五十馀里,其淤塞者三之一。浚而通之,非惟山东之民免转输之劳,实国家无穷之利也。”乃命礼等往视。
政者,正也。
其身正,不令而行;
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释义:为政者如果自身的行为端正,无须下命令,百姓也会按他的意旨去做;如果自身行为不端,即使三令五申,百姓也不会服从。领导干部要身先士卒、率先垂范,把这作为为政之德、为政之道、为政之要。推行八项规定,抓好作风建设,***率先垂范,因而能上行下效,清风劲吹。
1.是论语 “传曰”,最早见于《荀子·修身》:“传曰:‘君子役物,小人役于物。’此之谓矣。”杨倞注:“凡言传曰,皆旧所传闻之言也。”
2.有关“传曰”的用例,《史记》、《汉书》中多见。从其用例来看,“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含义: 第一,指《论语》、《礼记》、《荀子》等儒家典籍。
3.太史公曰:“传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其李将军之谓也?”按:引语出自《论语·子路》:“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4.传曰“法后王”,何也?以其近己而俗变相类,议卑而易行也。学者牵于所闻,见秦在帝位日浅,不察其终始,因举而笑之,不敢道,此与以耳食无异。按:引语出自《荀子·儒效》:“不知法后王而一制度,不知隆礼义而杀《诗》、《书》。”
5.传曰“刑不上大夫”,此言士节不可不厉也。按:引语出自《礼记·曲礼》:“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 第二,与“经”相对,圣人著述曰经,解释经义曰传。 经曰:“皇极,皇建其有极。”传曰:“皇之不极,是谓不建,时则有日月乱行。”
按:引语出自《尚书·洪范》:“皇极,皇建其有极。” 第三,指的是古文本的儒家典籍文献。 汉兴失亡,至武帝发取孔子壁中古文,得二十一篇,齐、鲁二,河间九篇,三十篇。至昭帝女读二十一篇。宣帝下太常博士,时尚称书难晓,名之曰传,后更隶写以传诵。 由此可以看出,昭、宣之世,因为古文难晓,当时遂将这些古文本的儒家典籍称之为“传”。
公元前557年,晋齐两国在靡笄山下进行的一场会战。晋军打败齐国,齐国败退,晋军长驱直入包围临菑,烧杀抢掠,东至胶水,南至沂水,齐国诸城皆守城不敢出,晋而后退兵。
原文:靡笄之役也,郤献子伐齐。齐侯来,献之以得殒命之礼,曰:“寡君使克也,不腆弊邑之礼,为君之辱,敢归诸下执政,以整御人。”苗棼皇曰:“郤子勇而不知礼,矜其伐而耻国君,其与几何!”
解释翻译
靡笄之战,郤献子率军讨伐齐国。齐顷公来朝见,郤子用对待被俘国君的礼节来招待齐侯说:“我们君主派我郤克用弊国一些并不丰厚的礼物,为了你的耻辱,赠送给你手下各位办事人,以此来整肃你宫中的妇人。”苗棼皇说:“郤子勇敢而不懂礼节,居功自傲而羞辱齐国的国君,这样能维持多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