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绝:寒兰颂 天仙下凡深山藏. 四九天寒吐雅香o 不与百花争艳色.甘陪小草御冰霜o慕煞文人和好客.堂台春韵倍风光o磨穿铁砚书不尽.留赠网友赋新章o
《无题》七律:
聂政不辞因侠累,亚男情曲为云襄。
伟岸淮南多才女,做客渔村少离殇。
菜根谭中述轻语,真如佳人凤求凰。
好豆食谱常在手,吃完饭后喝鱼汤。
藏头诗一首,还望大家喜欢。
问题:有哪些五律和七律的古诗新作?
.......
前言
五律与七律都属于近体诗,近体诗的四要素是对仗、押韵、黏连 、平仄。中间二联对仗、上下黏连,押韵要一韵到底(首句可以用邻韵)。
下面是老街的几首七言律诗,请诗友们指正:
一、平起仄收,首句押韵 《七律-老舍祭日有感 》
此诗作于2014在年,当时在微博上看到,当天是老舍先生的祭日..........
二、仄起仄收 《七律-重登黄鹤楼 》@老街味道
此诗作于2015年,第二次去武汉,重登黄鹤楼...........
注:钢铁重林乱无韵,中仄平平仄平仄,是仄仄平平平仄仄的最常见变格之一(鲤鱼翻波),例如杜甫秋兴:西望瑶池降王母,中仄平平仄平仄;杜牧河湟:旋见衣冠就东市,忽遗弓剑不西巡;刘禹锡 (唐)送浑大夫赴丰州:其奈明年好春日 ,无人唤看牡丹花。
谢邀。我偶尔填词,写诗很少。平日也会看一些五律和七律的古诗新作,总体不太满意吧。
也许是意境不到位,也许是时代的变化,总觉得不够大气,有“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味道。
但是对于这个问题,还是有合理的答案。
附上***的五律和七律,***的霸气和王者风范,尤赞。大家一起品读
七律如下:
《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游园不值》
【南宋】叶绍翁
应怜屐齿印苍苔,
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
一枝红杏出墙来。
风和日丽,桃红柳绿。诗人踏春赏景之时,忽见一居所欲去探访,然怕扰主人清静,非常讲礼节轻敲用干柴加工的门扉良久,期待能有人开门无果,但见院子里的桃枝都喜沐春风地越墙探花,形似欢迎来宾,为什么主人还不来开门呢?诗人充满善意地揣测,大概是出于更怜惜园子里满地青苔被人践踏罢!
春花烂漫已惊喜,红杏越墙凸平奇。主人未现客自安,满园青苔应犹怜。
惋惜的不是屐齿落印苍苔,
也不是小扣柴扉久不开门,
而是反衬出叶翁取小景,韵大意!
不是不值实则很值!
苍苔、柴扉、朋友不在……
固然略显冷清和遗憾,
但
宜人春色是关不住的,
不经意一抬头,
一枝红杏不就是一朝艳阳春天吗!
很高兴来回答这个问题,“应怜屐齿印苍苔”是叶老人家的一个风趣的***想,并非主人真正的担心木屐踩坏苍苔,其实是叶老人家想表达,他面对迷人春色,真的不忍心向前迈步,以防木屐踩坏青苔,流露出他对眼前精致的格外欣赏和珍爱。
原文
游园不值
宋代:叶绍翁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情节
叶老爷子访友恰巧不遇,紧闭的园门里是满园的春色,可惜无法欣赏。叶老爷子以“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很幽默风趣作了一个***想,硬是说成园主人爱惜园内的青苔,怕他的屐齿在上面留下践踏的痕迹,所以故意不开“柴扉”。
释义
门前长有青苔足见这座花园的幽僻,主人又不在敲门无应答就更显得冷清了。可是叶老爷子很会安排,弄一只红杏出得墙来,巧妙地把满园子的春色透露了出来。从冷寂中写出繁华,这就使人感到一种意外的喜悦。这首小诗写诗人春日游园所见所感,写的十分形象而又富有理趣。这首诗情景交融,千古传诵。不但表现了春天有着不能压抑的生机,而且流露出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描写出田园风光的幽静安逸、舒适惬意。
延伸
叶老爷子用他的诗还暗示了一个道理:美好充满生命的新鲜事物,任何主管外力都无法阻挡,只能是按照客观规律得到展现或发展。
《游园不值》是南宋诗人叶绍翁的名篇,这首诗写诗人春日游园所见所感。此诗先写诗人游园看花而进不了园门,因此而感到扫兴。后又因为看到伸出墙外的花朵而领略到春的美好。
感情上是从失望到意外之惊喜,写的十分曲折,用先抑后扬的手法更加深刻有趣的表达了诗人的感情。
楼主问苍苔这么不起眼,留几个屐齿印有什么好疼惜的?如何理解?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那我们要从几个方面来解读,诗人的想法:
1、因为诗人没有达成自己的目的,而认为是主人小气。
感谢提问,分享一些个人观点~
《游园不值》是宋代诗人叶绍翁的名诗,一首小诗清新细腻,更深含哲理。
游园不值
【宋】叶绍翁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其实,前两句都是作者的想象,或者说自问自答。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充分向我们展示了诗人叶绍翁的丰富想象力:也许是园主担心我的木屐踩坏他那爱惜的青苔,我轻轻地敲打柴门久久不开。
这哪是什么园主担心,分明是诗人自己担心硬邦邦的木屐踩坏了青苔,而一个“小扣”所表现的作者动作轻微和小心谨慎,衬托出当时环境的寂静与冷清。
正在诗人正准备“败兴而归”时,却忽然看到了墙头一枝怒放盛开的红杏探出头来。在这里,“春色”和“红杏”都被拟人化,“春色”是关锁不住的,“红杏”必然要“出墙来”宣告春天的来临。同样,一切新生的美好的事物也是封锁不住、禁锢不了的,它必能冲破任何束缚,蓬勃发展。
通篇来看,门前长有青苔,足见这座花园的幽僻,而主人又不在家,敲门很久,无人答应,更是冷清,可是红杏出墙,仍然把满园春色透露了出来。从冷寂中写出春的繁华,这就使人感到一种意外的喜悦。
王进神龙见首不见尾的好汉
在《水浒传》中王进是一个很神奇的人物,他仅仅在第一回中露过一次脸,然后就神龙见首不见尾的消失的无影无踪了。连他的徒弟九纹龙史进专门千里迢迢去找他都没能找到他,可见王进此人是非常神秘的。
虽然王进就露过一次面,但读者对他的印象却极为深刻,由于他也担任过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因此人们总是习惯于拿他跟豹子头林冲来进行比较。奇怪的是人们对王进的评价要远高于《水浒传》的绝对主角之一林冲。
王进作为一个打酱油的人物,因何会受到人们的青睐和高度评价呢?究其原因,是大家佩服王进是条汉子,他的所作所为让人服气。关于王进的事迹就那么不多的一点,王进是林冲之前的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因为早年间曾与父亲一起痛打过当时还未发迹的高俅,那时候的高俅还是个地痞流氓。高俅因为踢得一脚好球深受当时还是太子的宋徽宗的赏识,徽宗继位后就提拔高俅做了殿帅府太尉,掌管朝廷的军事力量。高俅虽然身居高位,但骨子里地痞的习性未改,他上任第一天得知王进竟然在自己手下干八十万禁军教头,于是就以王进目无法纪装病为由进行打击报复,要不是第一天上任大喜的日子***不吉利,高俅当时就想要了王进的命。
高俅勉强同意第二天再打王进,王进回到家跟老母亲一商量一合计,高俅此人心狠手辣,不是个东西。要想活命为有一走了之,什么八十万禁军教头不干了。于是主意打定,母子二人星夜启程投奔延安老种经略相公府上去了。第二天高俅四处捉拿王进,王进早已远走高飞成功躲过了高俅的追杀,从此后江湖上就再也没有王进此人了。
后来林冲继位八十万禁军教头职务同样受到高俅的迫害,林冲由于没有像王进那样***取果断应对措施结果搞得家破人亡。林冲的遭遇与王进形成了鲜明对比,由此人们认定王进是真好汉真高人,比林冲强。
说完了王进再说关胜,关胜乃将门之后,他是武圣关羽的后人,不但相貌神似而且同样使一口青龙偃月刀,相貌堂堂,威风凛凛。但是从关胜所干的事来看,他比起关羽来差得远,甚至是有些辱没老祖宗的名声。话说梁山众将攻打北京大名府欲救卢俊义,眼看城池就要保不住了,大名府留守梁中书一看大事不妙,连忙给老丈人太师蔡京写信求助。蔡京召集枢密使童贯等人商议对策,掌管兵马的衙门防御保密使宣赞推荐了下属大刀关胜去清剿梁山众将,保卫大名府。
关胜一听大喜,他又推荐了自己的好友郝思文一同前往,貌似只要他关胜一出马,梁山好汉就得下马受死一样。 这关胜一口一个草寇一口一个群贼如何如何,指责宋江背叛朝廷:
听关胜这意思俨然不但没把梁山好汉放在眼里,而且他才是朝廷的忠臣良将,结果如何呢?
前期关胜确实打了几场胜仗,活捉了张横等人,但后来轻而易举就上了呼延灼的当,中了梁山的埋伏,被生擒活拿当了俘虏。这时候的关胜哪有其祖先关云长的风范,没经得起宋江的三句话蛊惑就投降了:
这时候关胜也不一口一个贼寇了,变成了一口一个君子,实在是虚伪之极。到最后关胜又追随宋江接受朝廷招安,被封为大名府正兵马总管。关胜本来就是朝廷的官,当了一回草寇转了一圈又变成了朝廷的官。从关胜干得这些事来看,此人既不忠又不良,比起关云长义薄云天、宁死不屈的气节来差得太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