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苔》是清代诗人袁枚创作的一首诗。此诗歌颂了苔藓虽生活在阴暗潮湿之处,却有自己的生活本能和生命意向,并不会因为环境恶劣而丧失生发的勇气。全诗把苔藓人格化,把诗人的感受、情绪融入到形象的塑造中,理趣横生,意蕴明彻而深邃,简约疏朗中具有浓重的哲理意味。
作品原文
苔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苔》是清代诗人袁枚写的一首小诗,全文如下: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
苔花如米小,亦学牡丹开。
意思是:在阳光照射不到的角落里,苔藓正在静静地生长着,绽放着它的青春,而它的花虽然像米粒一样渺小,但它却是学着像尊贵的牡丹一样开放。
它所反映出的哲理思想,就是无论自己是否如苔花般默默无闻,静静生长,也要有一份欲学牡丹开的向往。
每个有追求有梦想的人,都应该于平凡的生活之中,始终心存希望,不断勇敢。吾本微末凡尘,可也心向天空呀!
(欢迎点赞转发评论加关注哦)
原文:
《苔》
清代:袁枚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也 一作:亦)
译文:
春天和煦的阳光照不到的背阴处,生命照常在萌动,苔藓仍旧长出绿意来。
苔花虽如米粒般微小,依然像那高贵的牡丹一样热烈绽放。
注释:
白日:太阳。
拓展资料:
白日不到处,
青春恰自来。
苔花如米小,
也学牡丹开。
这是清代诗人袁枚赞美青苔开花的一首小诗。诗虽然小,内涵深刻。我也是在中央电视台传承经典节目上看到一位贵州山区支教老师带领孩子们朗诵和演唱了这首经典的小诗。时间已经过去近两年了,但是我深深地被孩子们的演唱和诗本身的内容所感动。我想把我自己对这首诗的理解谈谈体会。
一、这首诗告诉我们,在不起眼的小人物中也能出人才,关键在于自已的努力程度,只要你努力奋斗了,一样泛发出青春的活力,大放异彩。
二、在艰苦的环境中也能做出成绩来。有的人一出生就受到阳光雨露的沐育,可多数人是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生活和工作的
,关键是在太阳照不到的地方你能发放出青春的光茫,这才是难能可贵的。
三、一个人不管出生高贵还是贫贱,都要有积极向上的心态。青苔花和牡丹花是不能比较的,一个是多数人都不知道它会开花,而另一个是国色天香。但是我们不能因为觉得自己渺少也不作为,在世界上绝大多数人不都象苔花一样没名气在开花结果吗?
四、这首诗告诉我们,小人物也能和名人比美。在这个世界上,小人物才是创造世界的真正动力,人类历史的发展,就是无数个小人数努力拼搏的结果。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苔
——清•袁枚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太阳照不到的阴暗地方,苔藓仍然生命旺盛,长出蓬勃的绿意来。苔花虽然象米粒那么微小,也还是如同牡丹那样热烈灿烂地开放。
这首小诗的作者是袁枚,字子才,号简斋,晚年自号仓山居士、随园主人、随园老人;他是清代的诗人、散文家、文学批评家、美食家;袁枚是乾嘉时期的代表诗人之一,与赵翼、蒋士铨合称“乾隆三大家”。
难得在乾隆时期诗坛享誉最高的袁大才子写出这么一首朴素清新的小诗,这简直就是我们普通人的励志宣言,更是我们的人生追求和内心独白。它就象一朵苔花,小小的,却清芬四溢;默默的,却暗吐芳华。读到它,仿佛是自己的心声,感触颇多,总的来说有下面三点: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太阳照不到的地方,不就是我们人生中处于低谷的时候?人生在世,难免会遇到这样那样的不如意,要忍受深的浅的伤害,可能还有不可预料的误解。可是,就算我们陷落泥泞,也要仰望星光;就算我们脚踏荆棘,也要奔赴前途。委屈自己咽下,伤口自己包扎。生而为人,活着不容易;好好活着更不容易。我们必须释放自己所有的能量,尽最大的努力,不让光阴虚度,不让自己将来后悔。太阳照不到,我们就要自己心有阳光;珍惜当下,过好每一天,让我们的生命焕发出蓬勃的生机和不可阻挡的力量。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这世上大多数都是如我等的平凡人,总觉得庸庸碌碌无所作为,总认为琐琐碎碎毫无建树。其实,平平淡淡才是真,简简单单就是幸福!牡丹有牡丹的美丽,苔花也有苔花的娇俏!要是把牡丹放到墙角,它还开不出花呢。我们辛苦赚钱养家糊口,这就是我们的自豪;我们平安健康家庭和美,这就是我们的成就。
王侯将相本无种,锦袍布衣何有别?高处不胜寒,低处自温暖。看这个世间,潮起潮落,月圆月缺;荣辱兴衰终归尘土,悲欢离合只留心中。纸上江湖,梦里风月,都比不上我们现实生活中的自娱自乐,苦中作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