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虚词之的意义和用法,文言虚词之的用法和意义归纳总结

tamoadmin 诗词解读 2024-08-07 3 0

文言虚词之的用法和意义归纳总结?

1、代词,什么。如《触龙说赵太后》中“一旦山陵蹦,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

2、哪里。如《赤壁之战》中“豫州今欲何至”。

3、为什么。如《过秦论》中“为天下笑者,何也”。

文言文虚词之的意义和用法,文言虚词之的用法和意义归纳总结

4、作语助词相当于“啊”。如“新妇车在后,隐隐何甸甸”。

5、通“呵”,喝问。如“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6、怎么。如“若为佣耕,何富贵也”。

你知道“之”在文言文中的用法吗?

“之”是文言文当中最为常见的一个虚词。它的用法很多,主要有以下三种:

1.代词。

(1)第三人称代词。译为“他、它、她(们)”等。

①具答之。(陱渊明《桃花源记》)之:代指桃花源人。

②彼竭我盈,故克之。(《左传·曹刿论战》)之:代指齐国军队。

③又数刀毙之。(蒲松龄《狼》)之:代指狼。

(2)指示代词。译为“这、此”。如: 入之甚寒.。

2.助词。

(1)用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译为“的”。如: 以君之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2)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有舒缓语气的作用,可不译。如: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愚公移山》)。“之”可不译。

“之”字在文言文中,有多种用法:

作动词,“到……去”的意思,如“吾欲之楚”(我打算去楚国);

作助词,与现代汉语“的”略同,如“蜀之鄙,有二僧”(蜀地的偏远处,有俩和尚);

作代词,“此、这”的意思,如“之二虫”(这俩虫);

作虚词,“之”字本身无义,其作用是取消句子中主谓结构成分作为句子的独立性,如“吾之学书久矣”(吾学习书写有很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