槲叶落山路 枳花照驿墙,槲叶落山路枳花照驿墙意思

tamoadmin 诗词鉴赏 2024-08-13 7 0

槲叶落山路的读音?

拼音:hú yè luò shān lù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出自唐代温庭筠的《商山早行》

槲叶落山路 枳花照驿墙,槲叶落山路枳花照驿墙意思

解释:枯败的槲叶,落满了荒山的野路;淡白的枳花,鲜艳地开放在驿站的泥墙边。

槲叶落山路,是唐代诗人王之涣所作《登鹳雀楼》中的名句,意为橡树叶在山路上飘落。这句诗言简意赅,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槲叶落山路的读音为hú yè luò shān lù,其中槲读作hú,是指橡树的一种。这句诗被广泛传颂,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一,也启示我们要珍惜自然,感恩生命。

商山早行诗歌原文及赏析?

1、诗歌原文

《商山早行》

唐   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2、诗歌赏析

这首诗之所以为人们所传诵,是因为它通过鲜明的艺术形象,真切地反映了当时一般旅人的某些共同感受。
全诗紧扣“早行”这一主题,写得十分明快,音韵铿锵,形象清晰。表现出很高的艺术技巧。在古典诗歌中,写“早行”的很多,鸡鸣、晓月、晨霜,并不少见,一般写得比较分散,本诗则将“早行”的典型情景概括殆尽。本诗首句就非常概括地表现“早行”:清晨起床,车马铎声响起,旅客们套马、驾车之类活动已暗含其中。接着不加雕饰地写出“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六种景物,就像以淡墨线条随意几笔便勾勒出了一幅山村清晨的鲜明图画。第三句侧重写题中的“早”,第四句侧重写“行”,但合起来写出了旅途的艰苦劳顿。难怪古人评说:“早行名句,尽此一联”,实不为过。五六句仍紧扣“早行”来写。因为天还没有大亮,驿墙旁边的白色枳花就比较显眼,一个“明”字,用得十分传神。尾联两句是由于旅途早行景色,使诗人想起了昨夜在梦中出现的杜陵情景。眼中见的是“槲叶落山路”,心里想的是“凫雁满回塘”,使早行之景与早行之情水***融。把早行者的思乡之情表现得更加深切感人。

商山早行 唐代: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译文:黎明起床,车马的铃铎已震动;一路远行,游子悲思故乡。鸡声嘹亮,茅草店沐浴着晓月的余辉;板桥弥漫清霜,先行的客人足迹依稀。枯败的槲叶,落满了荒山的野路;淡白的枳花,鲜艳地开放在驿站的泥墙边。回想昨夜梦见杜陵的美好时光,一群群鸭和鹅,正嬉戏在岸边的湖塘里。

赏析:此诗描写了旅途中寒冷凄清的早行景色,抒发了游子在外的孤寂之情和浓浓的思乡之意,字里行间流露出人在旅途的失意和无奈。整首诗正文虽然没有出现一个“早”字,但是通过霜、茅店、鸡声、人迹、板桥、月这六个意象,把初春山村黎明的景色描绘得细腻动人。全诗语言明净,结构缜密,情景交融,含蓄有致,是唐诗中的名篇。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什么意思?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两句,写的是刚上路的景色。商县、洛南一带,枳树、槲树很多。槲树的叶片很大,冬天虽干枯,却存留枝上;直到第二年早春树枝将发嫩芽的时候,才纷纷脱落。而这时候,枳树的白花已在开放。因为天还没有大亮,驿墙旁边的白色枳花,就比较显眼,所以用了个“明”字。可以看出,诗人始终没有忘记“早行”二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