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元日是指农历正月初一,即春节。
2、《元日》是北宋政治家王安石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通过新年新气象的描写,抒发自己的抱负和自信。
谢谢悟空问答邀请!
针对题主的这个问题,我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阐述自己的观点:
从历法的角度开看:所谓“元日”,指一年之始。华夏文明以农耕文化为主,按照我国农历,正月初一书面语言称为“元日、元辰、元正、元朔、元旦等”,俗称年初一。
民国时期改用公历之后,将公历的一月一日称为元旦,把农历的一月一日叫春节,并沿用至今。“元”有始之意。元日,便是一年开始的第一天,正所谓“一岁节序,此为之首。”
追溯“元日”的历史:《书·舜典》中叫“元日”,也是书面最早的称呼;
南朝梁人萧子云《介雅》叫“元旦”;
汉代崔瑗《三子钗铭》中叫“元正”;
晋代庾阐《扬都赋》中称作“元辰”;
北齐《元会大享歌皇夏辞》中呼为“元春”;
唐德宗李适《元日退朝观军仗归营》诗中谓之“元朔”。
元日是指农历正月初一,也就是春节,又称:新春、年节、天腊、岁首、新年、大年。《尚书·大传》中说:“正月一日为岁之朝,月之朝,日之朝,故曰:‘三朝’,亦曰:‘三始’。”意思是说,正月一日是一年的开端,一月的开端,一日的开端。
元日古诗的意思
大意:在噼里啪啦的爆竹声中,送走了旧的一年迎来了新年。人们迎着和煦的春风,开怀畅饮着美味新酿的屠苏酒。家家户户都被太阳的光辉照耀着,每家每户都忙着取下了旧春联换上了新的春联。
(1)元日:农历正月初一,即春节。
(2)爆竹:古人烧竹子时使竹子爆裂发出的响声。用来驱鬼避邪,后来演变成放鞭炮。
(3)一岁除:一年已尽。除,逝去。
(4)屠苏:指屠苏酒,大年初一全家合饮这种用屠苏草浸泡的酒,以驱邪避瘟疫,求得长寿。
(5)曈曈:日出时光亮而温暖的样子。
(6)桃:桃符,古代一种风俗。农历正月初一时人们用桃木板写上神荼、郁垒两位神灵的名字,悬挂在门旁,用来压邪。也作春联。
作者简介
《元日》这首诗是北宋政治家王安石的作品。政治家写诗意义深远,我们学习古诗不仅仅看字面上的意思。
写作背景:王安石刚拜相,想推行新政,施展他的政治抱负,新官上任三把火,他给自己描绘了美好的前景“千门万户瞳瞳日,只把新桃换旧符”。他想:自己的变法就像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用他的新政(新桃)换去旧政策(旧符)。
《元日》这首诗字面上的意思:在爆竹声中旧的一年已经过了,迎着温暖的春风大家开怀畅饮屠苏酒。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人们都把旧的桃符取下来,换上新的桃符。
元日古诗的意思
大意:在噼里啪啦的爆竹声中,送走了旧的一年迎来了新年。人们迎着和煦的春风,开怀畅饮着美味新酿的屠苏酒。家家户户都被太阳的光辉照耀着,每家每户都忙着取下了旧春联换上了新的春联。
(1)元日:农历正月初一,即春节。
(2)爆竹:古人烧竹子时使竹子爆裂发出的响声。用来驱鬼避邪,后来演变成放鞭炮。
(3)一岁除:一年已尽。除,逝去。
(4)屠苏:指屠苏酒,大年初一全家合饮这种用屠苏草浸泡的酒,以驱邪避瘟疫,求得长寿。
(5)曈曈:日出时光亮而温暖的样子。
(6)桃:桃符,古代一种风俗。农历正月初一时人们用桃木板写上神荼、郁垒两位神灵的名字,悬挂在门旁,用来压邪。也作春联。
作者简介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临川人,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 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年间,任参知政事,后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于1074年被罢相。保守派得势后,新法皆废,郁然病逝于钟山,追赠太傅。1094年,获谥“文”,故世称王文公。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存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