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之死的意义,屈原之死的意义议论文

tamoadmin 诗词鉴赏 2024-08-21 3 0

屈原的死有何意义?

屈原之死是他自己的决断、选择,人格得到了完满、独立、完善的实现。他完成了他的“我之为我”,自己的“一以贯之”。死是他的“愿意”,自由的闪光。人生之生有生的不同意义,死有死的不同意义,意义是自己“写就”和完成,没有一个上帝和他人来保证其“实现”。屈原之死昭示的是“人格之独立,思想之自由”。

告诉我们,当一个文人国士无法为国家献计献策的时候,他可以选择以死谢国,所以中国的文人从来是不怕死的,因为死或许可以唤起人们对他思想的更多思考。

屈子之死给后人留下宝贵的启示,从中可看到了人生最宝贵的东西是什么。屈子的榜样力量无穷。

屈原之死的意义,屈原之死的意义议论文

屈原的死有没有意义?

从屈原自身来说,死,其实是一种解脱,怀才不遇,忠而被谤。他自疏濯淖污泥之中,但又感慨 举世皆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 但对于当时战国局势来说,他的死并不值,楚国少了一位治世能臣,少了一位经天纬地之才。 秋雁横扫千云罡,汨罗激荡剑芬芳。 本应天河逍遥意,何故负玺落沧桑。

历史上的今天,屈原投江而亡。他是对当时的失望和愤恨,值得吗?

这很难说属于一个历史问题,我愿意在这里尽我所能的给出一个分析。

战国后期,秦国改革尤为彻底,英才广集于秦,将士悍不畏死,国力愈发强盛。秦朝在于周边各国的战争中攻城掠地。

楚国在吴起变法之后,灭掉了70多家贵族,大大整合了国家***,加强了中央集权,使得楚国快速发展,国力得到了提高。可是由于楚怀王下令停止变法,吴起变法未尽全功。战国中后期,楚国的贵族实力日渐庞大,又一次威胁到了楚王的统治。于是,楚怀王重用屈原来主持这场变法,其内容有:奖励耕战;举贤能;反壅蔽;禁朋党;明赏罚;移风易俗。

可以说屈原在这一段时间里,他的政治理想得以实现。在他的眼中,楚国有了复兴的希望,可惜最后残酷的现实告诉他,这只不过是黄粱一梦罢了

张仪连横六国,楚怀王听信谗言,不顾屈原劝阻,贪图小利,背弃盟约,断交于齐。张仪将之前许诺给予的六百里土地变为六里。楚怀王恼羞成怒,自恃国力强盛,悍然进攻。军队冒进,最终于蓝田败于秦军。楚损失八万军队,70余名大将被秦军所俘,这场战争称为“丹阳之战”

秦国开出条件,邀楚怀王赴秦议和,屈原劝阻,以必死之志,身着丧服,在一片欢送声中坦言“屈原怕大王一去不返,特意为大王送丧。”怀王恼怒,竟驱屈原出殿。他愿意为自己效忠的君主付出生命,他生命的全部意义与价值寄托在了他的政治理想中。

公元前279年-前278年,秦国名将白起率军伐楚,攻破楚国别都鄢、都城郢,重创楚军。楚国丧失了西部长江以北的全部领土。秦国发动了不停歇的进攻,使楚国毫无喘息的余地。一次次的战败,一次次的打击,曾经辉煌一时的郢都,如今已是满目苍夷,变为一座死城。楚国复兴的希望永远的破灭了

屈原早年受楚怀王信任,任左徒、三闾大夫,兼管内政外交大事。在他的治理下楚国隐隐有了中兴的希望。然而迎接他的不是欢呼的国民而是满目疮痍的国土,在历史古朴的竹简上,他以一个悲情的角色被古今的文人墨客所记录。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百姓曝尸荒野,屈原所构建的理想国度轰然倒塌,尸骨与砖瓦所堆砌的废墟诉说这个曾经强大国家行将到了最后的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