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歌行高适赏析,燕歌行高适诗歌鉴赏

tamoadmin 诗词鉴赏 2024-08-22 1 0

分析高适燕歌行艺术手法?

1.概括描写与具体描写相结合。

这首诗是在诗人过去北游幽燕的生活基础上,加上张守珪军中之事的触发而创作的,实际上是概括了***年间唐军将士的戍边生活。作者通过一次行军出征的描写,高度赞扬了士兵奋不顾身,杀敌立功的精神,也表现了他们长期戍边的思乡之情,抨击了边防将领的骄奢。

2.***用对比的方法,揭示军队内部矛盾。

燕歌行高适赏析,燕歌行高适诗歌鉴赏

从全诗来看,出师时的铺张扬厉与战败后的困苦凄凉是鲜明的对比。从描写来看,士兵的效命死节与汉将的怙宠贪功;士兵辛苦久战、室家分离与汉将临战失职,纵情声色,都是鲜明的对比。而结尾提出李广,则又是古今对比。全篇“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二句最为沈至”(《唐宋诗举要》引吴汝纶评语)。这种对比,矛头所指十分明显,因而大大加强了讽刺的力量。

3.平仄相间、抑扬有致。

诗极流畅,四句一换韵,四句是音乐单位也是意义单位。四句一组的诗句非但换韵,也换平仄,造成平仄相间、抑扬有致的效果。此诗虽是古风,但也***用了一些对偶句,如“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等都是对仗工整的诗句,经过了惨淡经营而至于自然无迹。表现出格律盛行的年代古风的特征。

高适燕歌行原文及赏析?

《高适燕歌行》是唐代诗人高适所作,描绘了北方边塞的荒凉景色和战争的残酷。诗中以燕山为背景,描写了烽火连天、战士归来的情景,表达了对战争的悲愤和对和平的向往。

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摹和战争的描写,诗人抒发了对战争的痛恨和对和平的向往之情,展现了壮士们为国家而战、为和平而奋斗的英勇精神。

通过对战争残酷现实的描写,诗人表达了对和平的珍惜和对战争的深思,呼吁人们追求和平、珍惜和平,反对战争的残酷和破坏。

《燕歌行》是唐代诗人高适的一首边塞诗,被誉为唐代边塞诗中的杰作。这首诗作于唐玄宗***二十六年,当时高适感慨于边疆战守的事,因而写下此篇。诗的主旨是谴责在皇帝鼓励下的将领骄傲轻敌,荒淫失职,造成战争失败,使广大兵士受到极大的痛苦和牺牲。

以下是《燕歌行》原文:

唐朝边境举烟火,狼烟东北起尘土。  

唐朝将军辞家去,欲破残忍之边贼。  

男子本来就看重横刀骑马天下行,  

天子赏识非常时赫赫英雄显本色。  

锣声响彻重鼓棰声威,齐出山海关,  

旌旗迎风又逶迤猎猎碣石之山间。

校尉紧急传羽书,飞奔浩瀚之沙海,  

匈奴单于举猎火,光照已到我狼山。  

燕歌行中描写边塞景象有什么效果?

燕歌行中描写边塞意象的语句有

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

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

诗意在慨叹征战之苦,谴责将领骄傲轻敌,荒淫失职,造成战争失利,使战士受到极大痛苦和牺牲,反映了士兵与将领之间苦乐不同,庄严与荒淫迥异的现实。

古人如何评价高适的《燕歌行》?

《燕歌行》是唐代诗人高适的作品。此诗主要是揭露主将骄逸轻敌,不恤士卒,致使战事失利。

《燕歌行》是描写边塞诗,高适诗中体现的思想内容是,他运用政治家敏锐的眼光来,观察、分析边塞现状。

高适把战争与国家安危、人民苦乐联系起来,胸怀大局,深入军营,及时表达了个人对边防政见,同时对于亲历耳闻的军中矛盾也给予毫不留情的揭露。

其中一些优秀的边塞诗,从赞扬边防将士的斗志描述,很好地歌颂了他们以身殉国,杀敌立功的豪情,充分形象生动地讴歌主题,而且充满了乐观情绪和爱国主义精神,表达出高适的爱国情节,高适的理想是为国“万里不惜死,一朝得成功”的政治抱负。

还有一些部分是揭露了士兵生活和将领的骄奢淫逸,这是有积极意义的。他的诗歌语言质朴精炼气势雄健高昂,粗犷豪放,遒劲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