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的《蜀相》是一首赞美诸葛亮的七律,表达了作者对这位历史人物的敬仰之情。
《蜀相》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七律,是咏史诗中的绝唱。
这首诗以丞相祠堂为切入点,描述了诸葛亮在成都的遗迹和人们对他的怀念之情。
诗中通过描写丞相祠堂的森森柏树和碧草黄鹂等自然景象,表现了诸葛亮的高风亮节和坚贞不渝的品质。
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诸葛亮未完成统一大业而身先死的感慨和惋惜之情。
《蜀相》是唐代诗人杜甫定居成都草堂后,翌年游览***时创作的一首咏史怀古诗。此诗借游览古迹,表达了诗人对蜀汉丞相诸葛亮雄才大略、辅佐两朝、忠心报国的称颂以及对他出师未捷而身死的惋惜之情。诗中既有尊蜀正统的观念,又有才困时艰的感慨,字里行间寄寓感物思人的情怀。这首七律章法曲折宛转,自然紧凑。前两联记行写景,洒洒脱脱;后两联议事论人,忽变沉郁。全篇由景到人,由寻找瞻仰到追述回顾,由感叹缅怀到泪流满襟,顿挫豪迈,几度层折。全诗所怀者大,所感者深,雄浑悲壮,沉郁顿挫,具有震撼人心的巨大力量。
作品名称:蜀相
作者:杜甫
创作年代:盛唐
作品出处:《全唐诗》
文学体裁:七言律诗
1、诗人借诸葛亮的过人才智和丰功伟绩,表达对其的称颂、崇敬、仰慕之情,同时惋惜诸葛亮的壮志未酬,借此抒发自己功业未就的深沉感慨。
2、两人同样是功业未就,写《蜀相》这首诗时,安史之乱还没有平息。他目睹国势艰危,生灵涂炭,而自身又请缨无路,报国无门,因此对开创基业、挽救时局的诸葛亮,无限仰慕,备加敬重。
蜀相
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