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嗣同的诗被改了吗,

tamoadmin 诗词解读 2024-08-22 3 0

谭嗣同在临终前写下了“去留肝胆两昆仑”的诗句,“两昆仑”究竟说的是谁?有何为证?

在“戊戌变法”的一众干将中,谭嗣同是最特别的一个。为什么说他是最特别的一个呢?因为当时谭嗣同是提前得到消息的,有人已经告诉他,慈禧要复辟,要扼杀“戊戌变法”,要打击变法干将。那时候,谭嗣同如果想逃走,其实是非常容易的。但是谭嗣同却不走,说中国从古至今,没有为变法流血的人,他要做第一个。最终谭嗣同被抓,面不改色,从容就义。

(电影海报上的谭嗣同)

谭嗣同在就义之前,曾写过一首非常有名的诗歌《狱中题壁》:“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这首诗里面,有一个词一直被后世争论不已,就是“两昆仑”。不过,一般认为,这里的“两昆仑”指的是被慈禧抓捕的“戊戌六君子”等人,以及逃走的康有为、梁启超等人。

谭嗣同的诗被改了吗,

这个说法,实际上是比较有说服力的。不过,这里有个问题还是有些不明白,一般来说,一个人写绝命诗,都只会写自己,写自己的情怀节操,比如文天祥的《正气歌》。谭嗣同为什么要特别写一句“去留肝胆两昆仑”呢?他写这句诗,究竟有何用意呢?

我认为,谭嗣同这样做,实际上就是在为接下来的变法布局,虽然他的这个布局,最终并没有成功,但是可以看出,谭嗣同是有预见性的。为什么这么说呢?

谭嗣同为什么要选择英勇就义?谭嗣同说的是,历史上还没有为变法流血的人,他要为变法流血,唤醒国民。

从这里可以看出,谭嗣同认为,变法之所以失败,根本还不是慈禧太后这样的封建势力有多顽固,而是民众不知情,不清醒,参与度低。只有民众参与度高了,明白变法对于中国来说有多么重要,变法才能获得成功。

(发动戊戌***的慈禧)

要怎样才能唤醒民众呢?

如果只是被慈禧等顽固派抓住,并被砍头,并不能唤醒民众。因为朝廷官员被砍头的情况太多了,老百姓不理解。如果自己在完全可以逃跑的情况下不跑,然后被慈禧等顽固派砍头,这种行为,显然就是一种气节的表现,一种英勇无畏的表现。谭嗣同就要让民众明白,维新变法的人,都是英勇无畏的人。

李敖在其***《北京法源寺》中借书中人物之口(蔡锷与梁启超)谈到了这个问题,谭嗣同写“两昆仑”的动机是复杂的,但是不论是哪种解释基本都是“程婴救孤”的含义,程婴(生者)、公孙杵臼(赴死之人)不论是去是留,都是有价值的,两昆仑就是指这样堂堂正正、肝胆相照的中国人。

而李敖最后还得出了一个结论,即谭嗣同不是为改良而死的,他本可以逃生但是却没有,谭嗣同是为革命而死的,他就是要用一死证明改良行不通。

而关于两昆仑的具体解释,李敖借蔡锷与梁启超的讨论举出了几种。一是“两昆仑”指谭嗣同自己与梁启超。在谭嗣同慷慨赴义之前,根据李敖的考证,他与梁启超有接触。而且后来这首诗就是梁启超刊布的,因为在戊戌变法失败之后梁启超与康有为等人选择了“走”,而谭嗣同却以“革命没有不流血”为由而选择了“留”,所以“去留肝胆两昆仑中”的“去留”对应梁启超与谭嗣同,“两昆仑”就是指他们二人。

第二种说法,“两昆仑”指谭嗣同的两个仆人——胡理臣和罗升。谭嗣同在他的《石菊影庐笔识》中有这样的一段话:

友人邹沉帆撰西征纪程,谓希玛纳雅山即昆仑,精确可信。希玛纳雅山在印度北,唐人呼印度人为昆仑奴,亦一证也。

所以这两个人很可能是谭嗣同的两个仆人,他们一个赶回湖北向谭嗣同的父亲报信,另一个留在了北京为谭嗣同料理善后之事。这种说法主要把目光聚焦在了谭嗣同的家庭上,因为他赴死之前确实为家人写了几封信。谭嗣同与他父亲的关心也是非常深厚的,他曾因为自己的行为而伪造了一些与父亲断绝关系的家书,这些为其父开脱的做法,使得他的父亲受到清***的株连所以也有一种说法,“去留肝胆两昆仑”指谭嗣同与父亲谭继洵。

第三种说法,“两昆仑”指谭嗣同与侠客“大刀王五”。谭嗣同的应该有一部分侠义的原因在其中,也有种说法“两昆仑”指的是大刀王五与胡七。因为王五与胡七是昆仑派的剑侠,二人与谭嗣同关系应该很好。而像唐朝的***《昆仑奴传》中的“摩勒”,宋《太平广记》中的昆仑奴摩诃都是侠义的代表。按这个思路推理下去,两昆仑应该指“大刀王五”与谭嗣同,他们二人曾有为了戊戌变法密谋救光绪的行动。谭嗣同赴死之时王五曾经多次密谋救他,而谭嗣同死之后,王五也继承了谭嗣同的遗志甚至为他复仇。而李敖借书中梁启超之口也认为这种解释比较妥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