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先生有两句诗:梦里依稀慈母泪,城头变幻大王旗。
鲁迅梦中“城头变幻大王旗”的混乱与轻浮之象,反衬了垂泪慈母雕塑般的艺术力量。
慈母让人联想到中国民间地母之神,她的大慈大悲的仁爱与包容一切的宽厚,永远是人性的庇护神。
地母是弱者,承受着任何外力的侵犯,犹如卑贱的土地,但她因为慈悲与宽厚,才成为天地间的真正强者,她默默地承受一切,却保护和孕育了鲜活的生命源头,她是以沉重的垂泪姿态指点给你看,身边那些沐猴而冠的“大王”们正在那儿打来打去,乱作一团。
庄严与轻浮,同时呈现在历史性的场面里。
这首诗全文的意思是丨经常在春天的长夜里,拖家带口的避难。在梦里经常梦到母亲担忧儿子的流泪,现在这世道,军阀象走马灯似的一个又一个,忍气吞声的看着青年人死去,只能写诗呐喊,写完之后只能低头看看,黑暗中,月光孤独的照在衣服上。梦里依稀慈母泪,这一句写出了母亲对儿子的担忧,也写出了儿子对母亲的思念,也影射了军阀***青年的残忍和沒有人性,反映了那个年代百姓们遭受苦难时的痛苦心情。
鲁迅先生确实给我们留下了很多有价值的文学财富,最喜欢的是他的那句“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出自于《题三义塔》引申为化解亲人、同事、朋友之间出现的各种矛盾或分歧,求得互相谅解,达到互相团结。鲁迅先生深切地相信,虽然双方的隔阂很深,但是兄弟的情谊仍然存在,在度过漫长艰苦的岁月后,所有的恩怨将在相逢一笑之中化为乌有。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为什么偏偏是这两句呢?因为小时候家里的老屋墙上就贴着一张鲁迅执笔挥写这两句诗的年画。整张呈现棕褐色的画面,鲁迅严词厉色,挥毫执笔。也是从这张年画开始,我认识的鲁迅。那时还上小学,是后来才逐渐了解,他就是大文豪鲁迅。
这两句诗在当时的社会环境来说真是相当的厉害,对敌对我,爱憎分明。在半殖民地的中国,这两句诗无疑是一把利剑,直刺敌人心脏。而对于广大无产者——劳苦大众,又具有着极其悲悯的同情心。它有着强烈的时代意义。那时的中国,风云变幻莫测,革命志士防不胜防,鲁迅自己的处境也是相当的险恶,愤慨之中他写下了这首诗。
***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说:“鲁迅的两句诗‘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应该成为我们的座右铭。‘千夫’在这里就是说敌人,对于无论什么凶恶的敌人我们决不屈服。‘孺子’,在这里就是说无产阶级人民大众。一切***员,一切革命家,一切革命文艺工作者,都应该学习鲁迅的榜样,做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牛’,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所以我喜欢。
以前读过鲁迅先生的杂文,却很少注意他的诗句。我一直把他的两句对联作为书法内容经常书写,也是我最喜欢的诗句。这两句联语是: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一、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这两句联语出自鲁迅先生的诗作《自嘲》:
《自嘲》作者:鲁迅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中流。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
整首诗语言朴实,诙谐幽默,很能反映鲁迅的为人处世的态度和性格特点。诗中不仅这两句联语精彩,其实那两句“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中流”也是对仗工整的对联,写的不仅是他本人当时的窘迫现状,也是整个社会的总体面貌。
二、梦里依稀慈母泪
“梦里依稀慈母泪”这句诗出自鲁迅先生的诗作《惯于长夜过春时》:
《惯于长夜过春时》作者:鲁迅惯于长夜过春时,挈妇将雏鬓有丝。梦里依稀慈母泪,城头变幻大王旗。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吟罢低眉无写处,月光如水照缁衣。
整首诗饱醮浓情,从感叹自己华发丛生,到思念母亲热泪长流,到悲愤自己的同事惨遭***,既表达了自己为人夫、为人父的责任和不易,又表达了自己为人子、为人友的无奈和悲切。这是一首充满正义和悲情的诗,“梦里依稀慈母泪”是诗中的精彩之笔,却不是这首诗的主题,在这首诗里,鲁迅要表达的意思是“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