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暮到家》是清朝诗人蒋士铨(读音quán)所著。
该诗是一首表现骨肉亲情的诗作。诗中通过描述久别回家的游子与母亲相见时的情景,颂扬了母爱的深厚和伟大。公元1746年(乾隆十一年),蒋士铨于年终前夕赶到家中,深感母亲对自己的关怀之情,故有此诗,可谓情真意切,语浅情浓。
同样是写母亲,我以为清朝蒋士铨的一首《岁暮到家》,与孟郊的《游子吟》甚是有得一拼。诗中这样写道:
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
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
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
低回愧人子,不敢叹风尘。
蒋士铨在他的《忠雅堂集》里专门写过他的父母。他的母亲钟氏,名令嘉,原本是南昌的名门望族,十八岁嫁给了他的父亲,那时候他的父亲已经四十多岁。父亲一向洒脱,行侠好客,不久就把家中的钱花得差不多了,生下蒋士铨后,家道益发衰弱。后来,父亲去世,母亲更是带着他艰难度日,即使如此,母亲的脸上却从来没有露出愁苦状,乡人和亲朋好友都夸她贤惠。
从小母亲教授他经典,从不停歇。母亲和蒋士铨身体都不好,铨生病的时候,母亲自己不睡,抱着他在屋里转。病稍稍好些,就指着墙上挂的诗词,让他读背,并以此为游戏。
写到这里,觉得这样做或许对现在有一些不爱读诗词的孩子来说,蒋母的做法真是一个好招数。可以说,蒋士铨日后的成功,有一大半得益于母亲的教诲。
诗中描写儿子寄给母亲家信的墨色还是新的。想起母亲一针一线缝制衣裳,这种刻骨铭心的恩情令人感动,而这也正反映了母亲对儿子深厚的爱;儿子亦因思归心切,刚寄完家信就往家里赶了,从中看出儿子对母亲的感人深情。
“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低回愧人子,不敢叹风尘。”
母爱是人类最伟大、最无私的情感,说起这类诗作,我们不难想起的是孟郊的《游子吟》,说尽了天下父母爱子之心。而蒋士铨这首《岁暮到家》则从另一个角度细腻地刻画了母亲的爱心,从自己的内心感受出发,讲述了相互的爱,不同时刻的表现。个人觉得除了写母亲为孩子缝棉衣的场景,还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去感受和品味这首诗:
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
诗中最开始就刻画了一位因为儿子归来而欣喜若狂的母亲,其实我们不难想象,母亲这一刻的喜悦之情有多浓烈,正说明在背后的等待有多艰辛,从而也正是母爱的一大特点:坚韧而执着。
亲情,在等待中更突出温暖,虽然不像爱情那般火热,却是如潺潺流水,经久不息。
我们能够看到的是母亲的激动,看不到的是作诗前母亲日日夜夜在烛光中思念游子的场景。
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
归家后母亲永远都是觉得孩子瘦了,在外面肯定是受苦了,我们听到的是一句问候,我们没有听到的是母亲漫漫长夜的叹息。
那是无尽的牵挂。
《岁暮到家》是一首表达了骨肉亲情的诗歌,是清代诗人蒋士铨所著的,这首诗除了写母亲缝棉衣的场景,还写了母亲爱孩子的心是无穷无尽,很高兴孩子在外能及时归家来。
看见自家孩子外面回来时瘦了好多母亲感到很心疼,呼叫着她的孩子仔细询问他一路的旅途是不是很艰辛。后面写到了诗人觉得自己很愧疚他的母亲,没能一直陪着她,未能在母亲的膝下尽孝,未尽到自己身为人子的责任,在外面回到家看到母亲苍老很多,白发多了,这时诗人的内心感到百感交集所以不忍心向他的母亲诉说自己在外面的劳累与辛酸。这里通过直接抒写诗人的惭愧心情表达出母子之间的深情。这首诗表达了母亲对孩子的爱是永远的,不管在什么时候母亲都在牵挂孩子,孩子在外回来母亲感到了喜悦,表达出诗人与母亲感到很深厚,写出了一位慈爱的母亲,借用一下唐代诗人孟郊《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跟诗人的第二句诗的意境相同。现在我们来看看诗人整首诗是怎么写的如下:
岁暮到家
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①。
寒衣针线密②,家信墨痕新。
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
低徊愧人子③,不敢叹风尘④。[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