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渤海王子归国在哪,送渤海王子归本国

tamoadmin 诗词解读 2024-09-12 4 0

徐福东渡去了哪里?真的是岛国吗?

摘要:关于徐福东渡的***学者们众说纷纭,有说徐福是为了给秦始皇找解药,还有说徐福东渡去了日本。

可这些毕竟是猜测,人们没有出现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中,不能亲眼见证这一幕的发生,所以只能根据史料去推测这一***的成因。那徐福东渡到底去了哪里呢?

徐福东渡一事,最早出现于司马迁的《史记》。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齐人徐福等上书,言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莱、方丈、瀛洲,仙人居之。

送渤海王子归国在哪,送渤海王子归本国

请得斋戒,与童男女求之,于是遣徐福发童男女数千人,入海求仙人。”秦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徐福再次求见秦始皇。因为九年前第一次入海求仙药,花费了巨额钱财未果,这时徐福谎称由于大鱼阻拦所以未能成功,于是请求配备强弩射手再次出海。

秦始皇便相信了徐福的谎言,第二次派徐福出海。徐福于是率“童男童女三千人”和“百工”,携带“五谷子种”,乘船泛海东渡,成为迄今有史记载的东渡第一人。

对于徐福东渡,《史记·淮南衡山列传》也有记载:“(秦始皇)遣振男女三千人,资之五谷种种百工而行。徐福得平原广泽,止王不来。”

徐福东渡时有去过日本,这基本是没什么问题的。至于说,徐福最后是不是就直接留在了岛国日本呢?这个问题的说法很多,有人说他直接在日本生活了下去,也有人说他是死在了海上。不过跟据中、日两国历史上很多的史籍所记载的内容来看,岛国日本最后成为了徐福的归宿算是比较可信的。

据说,徐福先后有进行过两次东渡,其在第二次东渡之后就再也没有回秦:

秦始皇一统六国之后,就到处寻找能够让自己永生不死的仙药。徐福,做为当时著名的方士,同时也是秦始皇的御医,上书秦始皇说在东海有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山,山上住有仙人。于是,秦始皇就命徐福带领三千童男童女,出海东渡寻求长生不老药。

徐福从琅琊出发,经过胶州湾、成山、芝罘与庙岛群岛到达了辽东半岛的老铁山,并且再跨过鸭绿江抵达朝鲜半岛东、西海岸。又经过马岛、冲岛、北***,过关门海峡、濑户内海到和歌山新宫町熊野滩。然而,历经数年,徐福并没有寻到长生不死药。

徐福回到秦国之时,秦国刚好经历了焚书坑儒,而徐福本人按理也应当属于被“坑”的范围之内。为了自保与逃命,徐福谎称自己找到了长生不死药,只是因为有鲛鱼阻拦才未能取回。于是,秦始皇没有杀徐福,并命徐福再次东渡取药..........

渤海国是什么原因与唐朝敌对?

渤海国是在争取复兴高句丽,东北民族与高句丽的旧势力一起的地方割据运动中产生的。渤海国第二任君主大武艺(在位时间719-737年)感到渤海国受到唐朝,新罗和黑水靺鞨的包围,***取远交近攻的策略。积极主动与中原王朝发展关系,按唐制建立政治、经济,文化制度,使用汉字。虽然渤海国骚扰过***的边疆和沿海,例如732年从海上进攻唐朝山东登州,但是无功而返。但总的来说,渤海国与中土***可视为“车书本一家”。唐朝著名诗人温庭筠再送渤海国王子回国时曾赠诗:《送渤海王子归国》:“疆里虽重海,车书本一家。盛勋归旧国,佳句在中华。”渤海国有向唐朝进贡的义务,史载渤海向唐朝进贡凡140余次。

唐高宗时期,中日交流频繁,一般在哪里接见日本遣唐使?

倭国武周时期改称日本,与唐朝来往密切。孝德***推行革新,效法唐制,走向中央集权。引入均田制和租庸调制,落实户籍和记账制度,参考《唐令》写成《大宝令》法典,遵照长安城布局规划平安、平城二京。日本先后派遣了十三次遣唐使,每次使团规模都在百人以上,团中除使臣、水手外,还有留学生、学问僧、医师、音声生、玉生、锻生、铸生、细工生等。著名的来唐日本人有留学生吉备真备和阿倍仲麻吕与僧人空海和圆仁。空海著有《文镜秘府论》与日本的第一部汉字字典《篆隶万象名义》。圆仁寻觅佛法而走遍唐国多个道郡,带回日本大量佛学***器具。百济艺僧味摩之将在唐学到的荆楚傩舞传至日本,称吴伎乐。日本的文字平***名和片***名也都是分别从中国的草书和楷书部首演变而来。鉴真和尚应日本僧人之邀,曾经六次东渡回日,最后终于成功。他带去了佛经,促进了中国文化向日本的流传以及佛教在日本的兴盛

日本和中国的关系一直不是很好,但是为了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关系,需要派遣使者来我们中国学习,遣唐使行走的路线也不是固定的。

前期遣唐使在难波(今日本大阪)登舟,通过濑户内海,从博多(今日本福冈)出发。从7世纪30年代到70年代﹐约四十年间,航线***取北路,即沿朝鲜半岛西岸北行,再沿辽东半岛南岸西行,跨过渤海,在山东半岛登陆,再由陆路西赴经过洛阳﹑最后到长安。这条航线大部分是沿海岸航行,比较安全,船只遇难情况较少。

遣唐使臣在长安和内地一般要逗留一年左右,可以到处参观访问和买书购物,充分领略唐朝风土人情。遣唐使归国前照例有饯别仪式,设宴畅饮,赠赐礼物,珍重惜别。唐朝***除优待使臣外还给日本朝廷赠送大量礼物,表现了泱泱大国的风度。最后遣唐使一行由内使监送至沿海,满载而归。


中国的安姓祖先是谁?

安姓,是中国旧百家姓排名第79位的大姓。对于安姓的起源一直众说纷纭,有好多个起源说法,总结来说也就是一种说法是源于中华本源,一种就是说来自外国。

有的认为源于昭武(今甘肃)九姓,出自唐朝时期中西亚的昭武九国,属于汉化改姓为氏。唐朝时期有外邦“昭武九姓”,以原国名“安国”为氏留居中原,后省文简化为安氏。

也有的认为西亚安息国(古帕提亚帝国,今伊朗),其王族后代皆以国名为姓氏,称安帕提亚氏。到了汉朝时期,汉武帝刘彻派博望侯张骞出使西域抵达安息国以后,中国与安息国开始有了往来。在安清的后裔子孙、以及当时随同太子安清一同入汉的侍从随员们,皆以原国名的汉译名称为姓氏,称安氏,世代相传至今,史称安氏正宗。有相当一部分安氏族人多尊奉安清为得姓始祖。

当然很多人肯定更认同出自华夏族原有姓氏,不过我个人比较倾向后者,怎么说呢,历史依据更足一点吧,而且大学的时候很多新疆、甘肃那边的同学的确是姓安的,在我家乡这边是很少见的。纯属个人观点勿喷哈。

一般认为安姓姓氏来源有二:

其一源自复姓安国,始祖侯氏,西汉高祖刘邦封其为安国君,后裔遂以安国为姓,如汉武帝时期的安国少季,后裔逐渐将复姓简化为安姓;

其二源自西域胡国,即昭武九姓中的安国,于唐时内附,唐高祖李治曾于原安国地置安息州,子孙遂以安国为姓氏,后亦简化为安姓,如唐初人安金藏。

上述是常见的两种安姓的来源,还有第三种来源,即古苏禄国(现今菲律宾部分地区)东王后裔:

古苏禄国是一个信奉***教的酋长国,国内有东王、西王、峒王三王,以东王为主,明永乐年间,在苏禄国东王的带领下前往中国朝贡,停留近一个月始返,东王巴都葛叭答剌在行经今山东德州时病逝,遂葬于此,长子都马含继承东王爵位,遂使团回国,东王妃及次子温哈剌、三子安都鲁等则留居中国,为东王守陵温哈剌、安都鲁遂定居中国,子孙以温、安为姓,在今山东德州仍有安姓后裔。

从正统考古的角度讲,“安”姓的起源非常早,源于上古时代,其起源年代完全不亚于所谓的“上古八大姓”。

需要先重复一次的是,所谓的“上古八大姓”是明末清初的叫法,但实际上在考古学里,当时所谓的“上古”其实是“下古”,八大姓一点都不算早。只不过,明末清初时的科技水平有限。八大姓的出现,比姓氏真正出现已经晚了几千年。

“安”姓是上古时代留下来的,勉强可算是与八大姓同一时期,但实际上比八大姓更早一些。

“安”最早并不是姓,而是“名”。

曾介绍过姓名起源,作为“名”,“安”表示的工作是——值夜班。

安姓发现在阴康氏遗迹,今陕西漆沮间这一地区,“古华原国”,大约比初代黄帝早了300~400年,距今约3500年左右。八大姓则是出现在距今3200~3100年左右,所以“安”姓妥妥是八大姓的前辈。

顺便,八大姓并不是初代黄帝研究出来的。事实上,很多资料都显示,历史上不止有一代黄帝,而是有许多世,就像炎帝一样,炎帝目前已经发现了九世。所以,后世的某位黄帝搞出八大姓的时候,“姓”这个概念在大众的心里存在几千年了。

至于这个阴康氏,那也是中华文明的老祖宗,是神话里那位女娲的原型。只不过女娲神话出现得太晚了。阴康氏活跃了一阵子之后,就该轮到初代炎帝登场了。

“安”姓来源于古华原国的阴康氏,但更具体的时间,以及具体到某个人,那就没有资料了,考古学暂时还没能解读完成。

但总之,安姓的祖先是阴康氏,这是完全没问题的。阴康氏是女娲的原型,这也是没问题的。

并且,在安姓出现的同时,也有其他的姓出现,也有更早的姓存在。只不过,那些远古文字符号,暂时还无法破译解读,现代汉语里也不存在那些字。换句话说,虽然遗迹犹在,但是其他的东西没能好好流传下来,要解读成功,估计还需要很多年。

最后,考古学早就进步了。可是大部分人所知的,依然是明末清初由马尔蒂诺·马尔蒂尼得出的结论,400年前的资料早就过时了,到了今天还拿400年前的资料作为依据,资讯未免太落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