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是自斟自饮。
【出处】唐·白居易《琵琶行》
【意思】在那春江、花朝、秋月夜景色迷人的大好时光里,他人正邀朋聚友,吟诗作赋,开怀畅饮,而我却往往独自一人,斟饮闷酒,寂寥难遣。反映了诗人贬谪外任,闲官无事的苦闷心情,语含感伤与愤激之情。
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这是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写的一首送别诗《琵琶行》中的一句,诗人强烈的表达了去岁辞别帝京之后,来到被贬之地浔阳,住在盆江,一年都听不到音乐声,連牧童和短笛都没有,当地人的方言土语更是难听,每每春天秋天开花的时候,明月当空的时候,只能自斟自饮。
1、释义 春江花朝秋江月夜那样好光景,也无可奈何常常取酒独酌独饮。
2、出处 出自《琵琶行》,这首诗 是唐朝诗人白居易的长篇乐府诗之一。作于元和十一年(816年)。此诗通过对琵琶女高超弹奏技艺和她不幸经历的描述,揭露了封建社会官僚***、民生凋敝、人才埋没等不合理现象,表达了诗人对她的深切同情,也抒发了诗人对自己无辜被贬的愤懑之情。
3、创作背景 元和十年(815年)六月,唐朝藩镇势力派刺客在长安街头刺死了宰相武元衡,刺伤了御史中丞裴度,朝野大哗,藩镇势力又进一步提出要求罢免裴度,以安藩镇“反侧”之心。白居易上表主张严缉凶手,有“擅越职分”之嫌;而且,白居易平素多作讽喻诗,得罪了朝中权贵,于是被贬为江州司马。司马是刺史的助手,在中唐时期多专门安置“犯罪”官员,属于变相发配。这件事对白居易影响很大,是他思想变化的转折点,从此他早期的斗争锐气逐渐销磨,消极情绪日渐增多。元和十一年(公元816年)秋天,白居易被贬江州司马已两年,在浔阳江头送别客人,偶遇一位年少因艺技红极一时,年老被人抛弃的歌女,心情抑郁,结合自己路途遭遇,用歌行的体裁,创作出了这首著名的《琵琶行》(原作《琵琶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