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死狐悲物伤其类,兔死狐悲物伤其类大意

tamoadmin 诗词解读 2024-09-21 1 0

兔死狐悲***自危?

这个成语的典故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主要形容人因看到同伴或相似的人遭遇不幸而感到悲伤。现在多被用来比喻对同类的不幸或死亡感到悲痛或者是对别人遭受灾祸感到同情和担忧。因此,如果***都有这种担忧的话,自然就会让***感到害怕。

然而,在这个典故的背后,其实还隐藏着另外一层含义。兔死狐悲这个成语除了表达悲痛和同情之外,还暗示着不可预测的危机和不可知的未来。因为兔子的死亡和狐狸的悲伤都只是暂时的情绪反应,而真正的危机和未来却是未知的、难以预测的。因此,如果***自危的话,那么这种担忧和不安就会不断扩散,从而加重社会恐慌。

综上所述,兔死狐悲***自危的含义并不是说每个人都会经历相同的悲剧,而是指对同类的不幸感到悲痛和担忧,以及由此带来的对未知危机和不确定未来的不安和恐慌。因此,在现实生活中,我们需要时刻保持警觉,同时也需要学会从他人的不幸中吸取教训,避免类似的悲剧在自己身上发生。

兔死狐悲物伤其类,兔死狐悲物伤其类大意

带动物的成语什么死什么悲?

用动物名称填成语什么死什么悲是兔死狐悲。兔死狐悲是一个成语,原意是兔子和狐狸结成联盟共同对抗猎人,兔子死了狐狸因为失去盟友而悲伤。狐狸是真悲伤。表示对同盟的死亡或不幸而伤心。

出处

南宋时期,处在金朝统治下的山东农民,纷纷掀起抗金斗争的浪潮。其中最著名的有杨安儿、李全等领导的几支红袄军。

起义军遭到金军的镇压,杨安儿牺牲。杨安儿的妹妹杨妙真(号四娘子)率领起义军从益都转移到莒县,继续斗争。后来杨妙真和李全结为夫妻,两支部队汇合。公元1218年,他们投附宋朝,驻扎在楚州(现在江苏省淮安市)。此后,李全抱有发展个人实力、割据一方的野心,公元1227年4月被南下的蒙古军包围,城破投降。

公元1227年2月,宋朝派太尉夏全领兵进攻楚州,杨妙真派人去争取夏全,对夏全说:“你不也是从山东率众归附宋朝的吗?如今你却带兵来攻打我们。打个比方说,兔子死了,狐狸感到悲伤哭泣;如果李全灭亡了,难道独有你夏全能生存吗?希望将军和我们团结起来。”夏全同意了。

扩展资料

1、近义词

(1)物伤其类,拼音wù shāng qí lèi,汉语成语,指见到同类死亡,联想到自己将来的下场而感到悲伤。也比喻见到情况与自己相似的人的遭遇而伤感。出自 第二十八回:早有十数个一般的囚徒来看武松,说道:“……岂不闻兔死狐悲,物伤其类。我们只怕你初来不省得,通你得知。”

(2)狐兔之悲,汉语成语,拼音:hú tù zhī bēi。释义:狐死则兔悲,兔死则狐亦悲。比喻因同类的死亡而感到痛心悲伤。李大钊《厌世心与自觉心》:同作亡民,相逢作楚囚之泣,或将兴狐兔之悲矣。

2、反义词

兔死狐悲是怎么意思?狐是兔子天敌,狐何以悲?

兔死狐悲,表示对同盟的死亡或不幸而伤心。出处原出自《宋史·李全传》。后又见于《元曲选·无名氏〈赚蒯通〉四》。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89回:“获曰:‘兔死狐悲,物伤其类’。吾与汝皆是各洞之主,往日无冤,何故害我?”

唇亡齿寒,唇没有了,牙齿就寒冷。比喻双方息息相关,荣辱与共。语本《左传·僖公五年》:“ 晋侯 复***道於 虞 以伐 虢 。 宫之奇 谏曰: 虢 , 虞 之表也; 虢 亡, 虞 必从之……谚所谓‘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者,其 虞 虢 之谓也。” 宋 文莹 《玉壶清话》卷六:“时虽已下 荆楚 , 孟昶 有唇亡齿寒之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