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东有义士的关东,关东有义士的关东是哪块

tamoadmin 诗词解读 2024-09-27 4 0

描绘战争场面的国学经典?

《三国演义》全名为《三国志通俗演义》(又称《三国志演义》),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也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作者是元末明初的***家罗贯中。《三国志通俗演义》成书后有嘉靖壬午本等多个版本传于世,到了明末清初,毛宗岗对《三国演义》整顿回目、修正文辞、改换诗文。

《三国演义》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百年的历史风云,以描写战争为主,诉说了东汉末年的群雄割据混战和魏、蜀、吴三国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最终司马炎一统三国,建立晋朝的故事。反映了三国时代各类社会斗争与矛盾的转化,并概括了这一时代的历史巨变,塑造了一群叱咤风云的三国英雄人物。

全书可大致分为黄巾起义、董卓之乱、群雄逐鹿、三国鼎立、三国归晋五大部分。在广阔的历史舞台上,上演了一幕幕气势磅礴的战争场面。作者罗贯中将兵法三十六计融于字里行间,既有情节,也有兵法韬略。

关东有义士的关东,关东有义士的关东是哪块

1.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王维《观猎》

  2.虏骑闻之应胆慑,料知短兵不敢接,车师西门伫献捷。——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

  3.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曹操《蒿里行》

  4.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屈原《国殇》

  5.集中什九从军乐,亘古男儿一放翁。——梁启超《读陆放翁集》

七进七出赵子龙,勇猛一生,真的未尝一败吗?

从古至今从来就没有什么常胜将军。赵云一生勇猛善战,常打胜仗不***,要说常胜不曾一败那纯粹就是美化而已。文学故事看看一乐即可,不能当真的。既然是文学作品,故事就来自生活,高于生活,当然要经过艺术加工的。


赵云长坂坡救阿斗是事实,但是没有“七进七出”一说;赵子龙长坂坡七进七出,出自于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可信度并不是很高;

说赵云勇猛,这点没什么毛病;赵云作为一位将军,其军事战略眼光,军事战术能力,皆处在顶级水平,这点毋庸置疑;

比如说:

  • 赵云的汉水之战,作战勇猛,战术奇特,足以证明其超凡的军事作战能力;
翊军将军赵云将数十骑出营视之,值操扬兵大出,云猝与相遇,遂前突其陈,且斗且却。魏兵散而复合,追至营下,云入营,更大开门,偃旗息鼓。魏兵疑云有伏,引去。云擂鼓震天,惟以劲弩于后射魏兵,魏兵惊骇,自相蹂践,堕汉水中死者甚多。备明日自来,至云营视昨战处,曰:“子龙一身都为胆也!”

赵云能以数十亲随,冲杀曹操大队军马,不惧生死,奋力杀散敌军;足见其一身是胆,勇武难当;奔回大营,临阵应变,大摆“空城计”,以疑兵吓退曹操大军;足见其军事战术能力强悍,临危不乱,睿智过人;

或如:

  • 关羽失荆州,张飞遇害之际,刘备决定大举进攻东吴;唯独赵云敢于直谏,站出来反对刘备伐吴,并陈说其厉害关系;赵云此番进言,足以看出他的战略眼光独到,有大将之风;
汉主耻关羽之没,将击孙权。翊军将军赵云曰:“国贼,曹操,非孙权也。若先灭魏,则权自服。今操身虽毙,子丕篡盗,当因众心,早图关中,居河、渭上流以讨凶逆,关东义士必裹粮策马以迎王师。不应置魏,先与吴战。兵士一交,不得卒解,非策之上也。”

此番分析,足见赵云满腹韬略,是个合格的将军;


可话又说回来,汉末三国时期,天下大乱,军阀割据无数,战争不断;文臣武将蜂拥而出,将才、帅才漫山遍野,不能说赵云军事能力很强,就一定不会打败仗,这不现实;

早期跟随刘备期间,刘、关、张、赵一路走来,败仗可都没少吃,只不过没有详细记载罢了;刘备居无定所,丢妻弃子,寄人篱下的举动,都不止一次;这期间,谁敢保证赵云就没吃过败仗;只不过“三国志”对赵云的记载太少,仅仅两小段文字,很多事情都未作提及;


赵云独自统军的败仗,有记载的应该只有一次;就是诸葛亮的第一次北伐战役,赵云作为偏军,进驻箕谷,佯攻郿县,牵制曹魏大将曹真,以减少街亭方面的压力;这一仗赵云确实败了,不管是小败还是大败,总之赵云此战败了;

虽然有马谡街亭兵败的连带作用,但赵云自己,也应该担负起一定的责任,毕竟箕谷方面的兵力,要多于曹真;

亮曰:“大军在祁山、箕谷,皆多于贼,而不破贼,乃为贼所破,此病不在兵少也,在一人耳!”

赵云,常山赵子龙,人称常胜将军。在《三国演义》中,他武艺超强、有勇有谋,身经百战而几乎没有败绩,是真正的常胜将军。但是无论是在演义里还是在正史中,赵云都有过这么一次败绩,不仅如此,他还是败给了“草包将军”曹真!

据《三国志·蜀志·赵云传》记载:“明年,亮出军,扬声由斜谷道,曹真遣大众当之。亮令云与邓芝往拒,而身攻祁山。云、芝兵弱敌强,失利于箕谷,然敛众固守,不致大败。军退,贬为镇军将军。”这就是赵云唯一的一次败仗也是他生前的最后一仗,在这之后不久他就去世了。

下面,我先大概介绍一下情况:公元228年,诸葛亮为完成先帝刘备遗愿,亲率大军出师北伐,赵云也随军出征。当时,诸葛亮的目标是祁山,但是他却放出消息要出兵斜谷,并让赵云、邓芝率疑军占领箕谷作势直逼长安以吸引曹军主力。然而赵云并没有完成任务,而是被曹真击溃,这也成为他一生最大的败绩。

有人说,错不在赵云,主要是因为马谡丢了街亭导致他疑兵暴露,而且“云、芝兵弱敌强”。但是,败了就是败了,不管是因为什么,结果摆在那儿。诸葛亮在事后上表请罪时说到“箕谷不戒之失”,可见赵云其实是辜负了诸葛亮的期待了的。

但是客观地说,赵云打败仗也是情有可原的。除了上面说的马谡擅作主张导致街亭失守以及“兵弱敌强”外,还有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魏国这个大将军曹真。在《三国演义》里,这个曹真被描绘成一个窝囊无能、急功近利的“草包将军”,但其实历史上的他是一个真真正正的大将。曹真的“草包”完全是***的艺术需要,历史上的他可是有勇有谋。曹真一生征战无数、战功累累,官至大司马、大将军,这是当时最高的军事统帅,刘邦曾拜韩信为大将军,汉武帝曾拜卫青为大将军,卫青霍去病首当大司马,由此可见,曹真绝对是个将才。所以说,虽然赵云兵败固然有过,但也不能全怪他,毕竟当时他年岁已大而且在失利的情况下能够“敛众固守,不致大败”,也算是尽力了。

纵观赵云一生可以发现,他被称为常胜将军并不是因为他带兵打仗是无敌状态,而是他善于在不利情况下也能够把损失降到最少。无论是在长坂坡一役中赵云在刘备兵败南逃的情况下凭借一己之力救回了妻甘夫人和幼子刘禅,还是在之后的汉水之战以及上面所说的箕谷之战,赵云都能够在己方不利的情况下表现得很出色,以至于给后人留下一种赵云不会打败仗的印象。

人无完人,赵云也打过败仗,但是,他仍是当之无愧的常胜将军常山赵子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