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是:因为它身居高处,声音自会远扬,而不是凭借吹来的阵阵秋风。
居高:指栖息在高处,语意双关。
藉(jiè):凭借,依靠。
秋风:暗指帝王的权势。
这句话出自于:唐·虞世南《蝉》。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出自唐代虞世南的《蝉》
解释:蝉正是因为在高处它的声音才能传得远,并非是凭借秋风的力量。
赏析:诗人借蝉自喻,表现出诗人高洁清远的品行志趣,表现出一种雍容不迫的风度气韵。
虞世南的《蝉》,骆宾王的《咏蝉》,李商隐的《蝉》,被称为咏蝉三绝。“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这句诗即出自虞世南的《蝉》。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虞世南以蝉寄情,以此来寄予自己高洁的志趣和清廉的追求。“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这句诗之所以妙,在于它是全诗比兴寄托的“点睛“之笔,将诗人对于高洁品质的追求体现得淋漓尽致。诗人打破常态,蝉声嘹亮本是借助秋风之力,却反过来强调这是蝉”居高“所致。
这种不流于俗的比兴用法,借助蝉表明了自己的人生态度:品格高洁的人,无需借助权势和财富,就能声名远播。为官清廉,品行高洁,自然能走得长远而持久。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高中班主任在第一堂语文课上就曾以这句诗鼓励我们。即使我们渺小如蝉,也会有属于自己的坚守。对于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和初唐四大书法家之一的虞世南来说,为官清廉和做人高洁,是其声名远播的凭借。对于当时面临高考的我们来说,知识与能力,是我们改变命运和展翅高飞的关键所在。
人这一生漫长而艰难,无论何时,我们都需要有“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的底气与魄力。
虞世南的《蝉》,与骆宾王的《在狱咏蝉》,以及李商隐的《蝉》被尊为唐代文坛“咏蝉”诗的三绝。 这三首诗都是借咏蝉以寄意的名作,由于作者地位、遭际、气质的不同,虽同样工于比兴寄托,但呈现出的却是面貌殊异之意境,从而给我们留下了以上极富个性特征的艺术精品。
若要是说虞世南的《蝉》妙在何处?那么,“居高声自远,非是籍秋风。”这两句则是全篇比兴寄托的点睛之笔。一般人对蝉声远近其实是没有什么想法的,但诗人却是别有会心,其特别强调只要“居高”而必然自会远扬的精神。
诗人以这种独特的意蕴向人们隐喻一个真理:立身品格高洁的人,并不需要凭借某种外在之力(权势地位等),就自能声名远扬。正如曹丕《典论,论文》中的“不***良史之辞,不托飞驰之势,而声名自传于后。”所言,都是突出强调人格的美,和人格的力量。
此两句中的“自”字和“非”字,则是以一正一反之势互为呼应,从而精彩的表达出了人的内在品格,以及热情赞美和高度自信,并呈现一种雍容不迫的风度与气韵。唐太宗曾经屡次称赏虞世南的“五绝”(德行、忠直、博学、文词、书翰),为人格化的“蝉”。
【原文】:
【赏析】:
其首句“垂緌饮清露”中的“緌”字,意为古人结在颔下的帽带下垂部分,而蝉头部所伸出触须的形状恰似下垂的冠缨,由此可见诗人的抽象能力是何等的非凡。
古人因认为蝉栖高饮露而视其为生性高洁,故“饮清露”就此而来。“垂緌饮清露”看似是写蝉的形状和食性,其实则是以比兴抒情。其句中的“垂緌”则以隐喻显宦之身份为意(古代常以“冠缨”指代贵宦)。
而身处显贵地位的人,一般总是给人的印象是和“清”基本不相容的,可诗人却在此句中成功的把它们糅合在一起了。正是这“贵”与“清”的统一,方使“垂緌饮清露”妙得意蕴深远;妙得回味无穷!
这两句诗来自于虞世南的《咏蝉》,全诗为:
虞世南 跨越了南北朝、隋朝(581年—618年)、和唐朝(618年-907年)三个时期。年轻时师从宫体诗人徐陵,虞世南本人的诗多为应制、奉和、侍宴之作,不可避免的染有陈、隋旧习,但是也有《出塞》、《从军》、《饮马》等作品“声气稍雄”,因此被称为“唐音之始也”。
特别是虞世南最有名的诗《咏蝉》,清代沈德潜称此诗“犹存陈隋体格,而追逐精警,渐开唐风”。
蝉一般用来象征廉洁、清高、悲哀的品格。《唐诗别裁》中说:咏蝉者每咏其声,此独尊其品格。
这是一首托物寓意的古体绝句,以栖高饮露的蝉比喻高洁傲世的人格之美,点睛之笔“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不仅仅是标榜自己品行的高洁 ,更有一种自信和对自己的肯定。
曹丕在《典论论文》中说过“不***良史之辞,不托飞驰之势,而声名自传于后。”太史公司马迁也曾经《史记·李将军列传论》引用了谚语: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曹丕、司马迁虽然远远早于虞世南,但是二人的这两句话恰是虞世南《咏蝉》所表达出来的品性。
后人评价的咏蝉三绝是虞世南的《蝉》、骆宾王的《咏蝉》、李商隐的《蝉》,这三首的共同特点都是托咏蝉以寄情。同是咏蝉,因个人环境、时代、际遇、地位的不同各不同,如清施补华《岘佣说诗》曾经评价过:
三百篇比兴为多,唐人犹得此意。同一咏蝉,虞世南‘居高声自远,端不藉秋风’,是清华人语;骆宾王‘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是患难人语;李商隐‘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是牢骚人语。比兴不同如此。
虞世南历经三代,一生显赫,后世诗人中少年得志的晏殊有其味道。
这句诗是咏蝉名句,出自唐朝早期诗人虞世南的一首托物寓意的小诗《蝉》。
《蝉》(唐)虞世南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垂緌rui二声:蝉的头部伸出的触须。
饮清露:古人认为蝉生性高洁,栖高饮露,这也是诗歌常见咏蝉诗原因。
流响:蝉鸣之声时高时低且时间长,似流水。
藉:借。
译文:蝉的触角吸吮着清澈甘甜的露水,声音从疏朗的梧桐树间传出。 蝉声清远是因为蝉居高树,而不是依靠秋风。
虞世南:唐太宗时名臣。唐太宗称赞其“五绝”,即德行,忠直,博学,文词,书翰都是空前绝后,而他的人品确实正直清正,深受时人褒赏,政治作为,为人品质,文才韬略,皆为人称道。
这首诗之所以被称为“咏蝉三绝”,妙处在于一个“绝”字,而此诗之绝正是在于作者巧妙运用比兴手法,艺术性地展示了高洁清远的品格境界。
垂缕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一一唐虞世南《蝉》
这首诗的主要艺术表现形式是比兴。“比”是比喻,“兴”是起兴,借助对其他事物的描写引发歌咏抒怀,既是修辞方法,也是思维形式。如果说“比”是一种文学方法,那么“兴”就是一种艺术手法,超越自然和自我,又直接联系自然和自我;营造“无境"“无我”的艺术境界,而又直接联系"有境”“有我”的现实情怀。比兴手法自《诗经》起就已被广泛运用,唐诗尤多比兴。
而虞世南这首咏蝉诗高明或者说绝妙之处,不但统篇施以比兴,而且诗面文字全部是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叙述,"比”和“兴”了无痕迹,深藏其内,又浅显于外,通过对鸣蝉的白描直叙,不知不觉地把人们由表及里带入对品德境界的艺术思考,潜移默化地兴起与作者共鸣的思想感情。实现了客观景物的"比”和主观情感的"兴”自然转换,无缝对接,契合如一,不给人留下任何人为使用比兴的蛛丝马迹,更无任何雕琢之痕,浑然天成,给人以“天然去雕饰,清水出芙蓉"的高洁纯粹艺术之美。观物而化人,入画而出境,品诗而兴情,凝思而升华。
重緌饮清露
蝉用细长的嘴巴吸食露水。开始便直接运用比兴。古人认为蝉居高树,远离污秽;蜕皮而成,羽化重生;饮露而食,亦有仙意,故视为高洁象征。垂緌,蝉下巴处长出的细长的嘴,古代官帽下端打结垂下两条带子,形状相仿,自然是喻为官员;饮清露,以清淡的露水为食,引申为清心寡欲、廉洁清正。蝉饮露,实际上是虞世南的自我写照,表达自己虽然位居***,但是清贫节俭,坚守清高品质,脱尘出俗。
流响出疏桐
悠长的蝉鸣从疏朗的梧桐树上不断传来。这里用蝉鸣的“流响”比喻人的政声名誉,“流”字用得堪叫一绝,既生动地表现了蝉鸣声的动感,又形象地表达了蝉鸣声的悠长,更重要的是为接下来的“远"做了铺垫。因为只有蝉鸣声持续不断才能传播得更远,喻意:做好事容易,难的是做一辈子好事,一个官员只有初心不渝,坚持不懈地地做出政绩,他的政声才能传播得更远;一个人只有持续不断地做好事、做好人,始终坚持高贵品质,他的名声才能传播得更远。“疏桐”比喻作者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良禽择木而栖,而梧桐是凤凰唯一栖身之所,同时“王者任用贤良,则梧桐生于东厢”,不但表白自己的高洁贤良,也在变相地奉承皇帝是任用贤良的圣明之君。此句用意可谓高深之至!
居高声自远
由于蝉所处位置高所以声音自然传得远。“居高”一词含义深刻,表面意思当然是蝉居于高桐之上,但是蕴藏的意义却可以多方面理解。一是身份显赫,自然广为人知;二是官居庙堂之高,能够多做利国利民的大事,做出更大政绩,政声自然远播。三是学识高深,做事站位高,才能做出更大更好的业绩,声誉自然博远。四是德行高尚,品格高洁,才能被人信服,声名自然传播得更远。从整首诗来看,蝉与桐皆是象征高洁之物,所以第四种理解“德行高尚,品格高洁”更符合诗意。但是虞世南在唐官至银青光禄大夫、弘文馆学士,进封公爵,死后成为凌霄阁官位一直很高(死后成为凌霄阁二十四功臣之一),身份显赫于朝,深受唐太宗信任,在文学、书画上也有很高造诣,名列“初唐四大家”,生性沉静,自视清高,清心寡欲,以上四种理解虞世南全都符合。因此来看,虞世南在咏蝉展示自己高风亮节品格的同时,也不乏借此炫耀自己的地位、身份、学识和政声的嫌疑。
非是藉秋风
不是借助秋风吹送的力量。这句是对上一句中“声自远”的解释和“居高”的强调。“秋风”是暗喻人格品德之外的一切力量,如职位、权势、金钱、手段等等,也是作者虞世南咏蝉抒怀的自负和自信表现,从中可以看出虞世南对自己品格的看重和引以为豪,意在表现自己根本不需要利用已经拥有的地位和权势,更不需要像俗辈那样迎合奉承,只凭人格魅力就可以扬名立万。
这首诗当然有其劝世推崇内在品质、劝人树立高尚品德的积极因素,但是也能从中看到封建士大夫自怜自惜自大的清狂一面。对于虞世南来说却是名副其实的,难怪他这么自负,因为他的确有这个资格。唐太宗称他有“五绝”:德行、忠直、博学、文辞、书翰,由此看来虞世南这首诗名列“咏蝉三绝”也是名副其实了。